國産手機“一哥”華為的華為nova 12 系列未發先火,超64萬人預約。12月26日,問界M9及華為冬季全場景發布會上,該系列手機一經上市,其華為商城、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上多個版本都已售罄,“一機難求”。
為何火出圈?除了自身的“黑科技”加持外,更因曾搭載在其Mate50系列、Mate 60 Pro上“摔不爛”的手機屏。
手機屏能在數米高的地方墜落而“摔不爛”,得益於其使用的崑崙玻璃。其耐摔抗跌落能力提升至十倍,通過了嚴苛的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認證,是世界上強度最高的電子玻璃。nova 12 Ultra使用的第二代崑崙玻璃,耐摔力又提升1倍。
而崑崙玻璃正是“重慶造”,重慶鑫景特種玻璃公司(以下簡稱鑫景特玻)作為崑崙玻璃背後的研發和製造商,再一次被推到了&前。
緣何華為一次次的選擇這款“重慶造”?
近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水土新城的鑫景特玻生産現場進行打探。
頻頻上機 中國最牛手機屏玻璃是“重慶造”
走進鑫景特玻車間,流水線上正如火如荼地生産,乾淨的玻璃方方正正,一塊接一塊跑出來。現場鮮見工人,各種設備和機器人,融化、成型、切割、挑選、封裝,一切準確無誤。
這裡生産的玻璃看似普通,但卻不凡——全球頂級高性能電子顯示特種玻璃。
也正是這一塊塊特種玻璃,徹底撕掉了玻璃行業廉價、低端、粗笨的標籤,將玻璃的身價拉高成千上萬倍,確立了玻璃行業的價值新坐標。
去年9月推出的華為Mate50系列,成功大賣。華為董事會成員、常務董事余承東説,火出圈是因為有“三大法寶”加持:XMAGE可變光圈影像、衛星通信和摔不爛的崑崙玻璃。
在今年華為春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新發布的華為P60 Pro、P60 Art、Mate X3系列繼續沿用了崑崙玻璃。
12月26日,華為全新發布的nova 12 Ultra再次採用了第二代崑崙玻璃。
頻頻被國産手機“一哥”華為上量新機,正是其超強的抗跌耐摔能力。多次實驗證明,採用崑崙玻璃的華為手機從4.2米高處落下,均毫發無損。
目前,鑫景與華為的合作更加緊密,將共同籌建“玻璃聯合實驗室”,面向新産品的研發和創新。
在鑫景特玻的生産車間的另一端是鑫景特玻的實驗室。研發人員把一小塊玻璃固定在實驗器材的底部,玻璃正上方的鐵球迅速滑落,重重砸在玻璃上,玻璃完好無損。
“鐵球重量是64克,我們會從不同的高度做落球實驗,從0.4米到2.5米。”鑫景特玻首席科學家、國家特種玻璃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宏説,每批玻璃出廠前,都要經歷數十次這樣的檢驗。
一塊不足7英寸、厚度僅約半毫米的崑崙玻璃,何以如此“抗砸”?
“因為玻璃內部充滿了上億萬顆納米級晶體。”姜宏説,納米晶體可以阻斷裂紋的擴散,這也是玻璃強度高、耐磨的原因所在。當一塊玻璃絕大部分都是納米級晶體時,裂紋就“無路可走”了。
憑藉硬核實力,鑫景特玻已能在納米微晶玻璃領域與國外巨頭分庭抗禮。
屢屢突圍 成就國家級“小巨人”冠軍
鮮為人知的是,為了量産這款玻璃,鑫景特玻足足走了6年。
2014年,鑫景特玻正式動工建設,2016年進軍納米微晶玻璃領域,2018年點火試生産。
企業先後攻克了玻璃配方、製作流程等方面難題。
然而,鑫景特玻研發生産的特種玻璃,技術屬國內首創,存在着研發費用高、試産難度大、産品認證周期長等客觀因素,致使公司的量産計劃從最初預計6個月左右延遲到近3年。
把實驗室的成果轉化為工業化量産,這一步相當難。
當時企業最大的擔心是,一旦量産就必須對耐火材料和燃燒系統進行改造,同時對成型工藝進行優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做保障,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考驗。
2019年,是公司最艱辛的一年,公司持續不斷地燒錢、産品良率不高,生産副總頻繁離職更換。
一定要造出國産的高端玻璃!“我們不走這條路,總會有其他人走;我們如果失敗了,就算給大家開了個頭,讓後來者從中總結經驗。”鑫景特玻創始人、董事長白一波孤注一擲。抵押了自己控制的全部資産,甚至數次低價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以維持每月固定的巨大研發生産費用。
“成立至今,我們每年的研發費用都超過1億元,若是再算上固定資産等投入,我們‘燒’光了整整19億元。”白一波説。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破曉的微光終於照進來。2020年,崑崙玻璃實現量産。
鑫景特玻引進了大批科研人員,陸續申請國內外專利35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82項,生産工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公司研發生産的高性能航空玻璃,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高性能基礎材料的壟斷,對國家有關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鑫景特玻生産的高鋁硅特種玻璃、鋰鋁硅特種玻璃、透明納米微晶玻璃,不僅成功應用在國産高端旗艦手機屏幕上,還廣泛應用於航空、高鐵、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國家大力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給鑫景特玻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企業先後獲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重慶兩江新區、重慶市經信委等單位的扶持。公司多次獲得工信部、重慶市民用飛機材料産業發展聯盟的表彰。2020年獲得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2023年入選工信部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第一名,斬獲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是一位實力不俗的“畝均英雄”。據透露,鑫景特玻今年上半年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240%,全年銷售再創新高,産值同比增長5倍。目前,公司不到500名員工,今年將實現12億元的産值,人均産值將達到240萬元。
這一數字,是重慶《關於推進製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到2027年我市全員勞動生産率提高至50萬元/人以上目標值的4倍多。
做大規模“鍛造”産業集群
儘管企業實力已躋身國內外業內前列,但在白一波的心中,企業還算不上真正的成功。
“納米微晶玻璃只能説明企業在技術和産品上結出碩果,我們還應思考,企業如何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白一波直言,下一步,企業將繼續做大規模優勢,攤薄研發和生産成本,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
“聚集上下游,打造電子蓋板玻璃産業集群,刻不容緩。”
白一波還稱,鑫景特玻已研發出多種高端特種玻璃配方,掌握了超薄浮法及成型、全氧燃燒、電助熔等關鍵製造工藝技術,可以更自信地與國際上的玻璃巨頭企業展開全面競爭。
“鑫景特玻能有今天,得感恩這個時代,科技創新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讓我們能乘勢而上。”他坦言,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多輪投資,銷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呈快速增長態勢。
但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據悉,上海某銀行重慶分行將鑫景特玻關聯企業原價值12億的資産,評估為4億多元,導致其資産大幅“縮水”。雙方産生分歧,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儘管面臨重重挑戰,白一波仍相信依據事實會作出公正評判,對企業穩健發展充滿信心。
他透露,2024年,鑫景特玻擴産擴能,建設生産線及配套設施,進一步提高産量和産品創新,滿足客戶高質量産品和交付需求。預計到2025年,公司可實現20億-30億元人民幣銷售收入,利稅數億元,可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創造上萬就業崗位。
“未來,我們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各種資源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着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繼續為國家創造價值。”白一波&&。
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