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讓雙擁之花在重慶越開越燦爛
2024年01月05日 10:06 來源: 重慶日報

  核心提示

  重慶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和深厚底蘊,涌現出了一大批新形勢下的雙擁模範,有13個區縣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31個區縣被命名為市級雙擁模範城(縣)。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決扛起雙擁工作的責任,用心用情用力支持部隊改革發展,幫助部隊及軍屬解決實際困難。駐渝部隊堅持擁政愛民,永葆人民軍隊本色,大力支持地方改革發展,在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衝在一線。1月4日,重慶市第八屆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模範個人表彰大會舉行。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雙擁模範,聆聽他們的雙擁故事。

  大渡口“迎春花”退役軍人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為退役軍人建起心靈之家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我在這裡過得很好。”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張昌國開心地説,前不久,大渡口區“迎春花”退役軍人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志願部部長李宗成專門帶着大學生志願者到大渡口區永善養老院探訪慰問他,讓他的生活更充實了。

  從去年9月起,該中心開始走訪探望轄區內的抗美援朝老兵。“現在有這樣經歷的老人越來越少,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夠多與這些老英雄接觸,向他們學習,同時也為老人送上溫暖。”李宗成説,這個周末他們又招募了親子家庭和大學生,準備上門探望另一位老兵。

  “迎春花”退役軍人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由退役軍人麼周力、蘇丹等發起建立,由熱愛軍隊的志願者、心理工作者、專業社會工作者組成,專門從事退役軍人專業心理健康服務,同時開展協同應急救援、社會救助、慈善事業、婚姻家庭、殘障康復等領域的社會服務。

  “之所以叫‘迎春花’,就是期待所有老兵的心靈有所安放,迎來自己事業生活的又一‘春’。”麼周力説,這裡是退役軍人的另一個家,退役軍人和家屬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説出自己的心理困擾。

  為關懷退役軍人心理健康,幫助退役軍人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迎春花”開通了一條“退役軍人心理健康熱線”,希望全市甚至全國的退役軍人及其家屬通過這條熱線紓解壓力,快速地適應社會。

  在一通電話裏,退役軍人老張因為失去工作,情緒激動,蘇丹便以自身當兵退役適應社會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原來你也是兵,你也經歷過這一段啊!”老張的情緒立刻發生了轉變。隨後,他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委屈、不易,同時也在蘇丹的 啟發下,發現了自己的能量和能力。最後,老張對蘇丹説:“我還是有些資源的,我還是要再試一試。謝謝你們的鼓勵!”

  蘇丹説,除了熱線,針對退役軍人的不同需求,他們還會走進部分退役軍人的家裏,幫助鏈結資源,共同解決問題。

  2023年,該中心深入村社開展退役軍人心理健康座談會20余場,心理講座數場,小組服務400人次,走訪退役軍人200餘人次,建立023-68908181老兵熱線,電訪接聽退役軍人1480余通電話,處理高危個案10餘人,個案服務10餘人,了解老兵生活狀況,傾聽老兵心聲,為退役軍人送去關懷。

  麼周力説,接下來他們將大力推廣老兵熱線,進一步深入退役老兵的生活,做好抗美援朝老兵的拜訪探望,組織各年齡段的志願者尤其是青少年親身感受老兵精神。此外,除了心理諮詢、政策解讀,法律援助等,該中心還將繼續鏈結各種資源,關心關愛退役軍人。

  長壽葛蘭鎮鹽井村黨支部書記程錦榮:

  組建志願服務隊建設美麗鄉村

  剛剛過去的元旦節,長壽區葛蘭鎮鹽井村“退役軍人之家”熱鬧非凡。元旦期間,鹽井村黨支部書記程錦榮組織村裏的退役軍人開展志願活動,幫村裏老人搬東西、調解鄰里矛盾等,忙得不亦樂乎。

  “我一家三代出了5名軍人,小時候我還去叔叔的軍營看望過他,對軍人很是崇敬。”程錦榮説,在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後,就想著能為退役軍人做點事,於是在村裏打造了“退役軍人之家”。

  打造“退役軍人之家”,程錦榮有兩個想法: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為退役軍人服務;另一方面,是將退役軍人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先進性,為村民們提供一些志願服務。

  “我們村有80多名退役軍人,有些還是20世紀80年代退役的參戰老兵。”程錦榮説,有些老退役軍人,對國家相關政策不了解,“退役軍人之家”就幫助他們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參戰老兵買社保有特惠政策,1980年退役的周中榮老人現在每個月能拿到2000多元退休金。”

  在為退役軍人服務中,程錦榮總結出“七個一”工作法:高舉黨建引領的“一面旗”、組建高質量的“一支隊伍”、創建連建制網格化管理的“一張網”、營造退役軍人的“一個家”、培樹退役軍人先進模範的“一個典型”、重溫退伍誓詞的“一次宣誓”、舉行緬懷戰友的“一場告別”,並牽頭組建鹽井村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

  1984年退役回鄉的王建明,外號“王二”,就是志願服務隊的“熱心腸”。為人正直又頭腦靈活的他,幾十年打拼,也算事業有成。2019年,他回到了這塊生他養他的土地,並加入了志願服務隊,成了村裏的“大忙人”。事業有成的王建明買了一輛小轎車,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就把私車當公車,從不計較。

  2022年11月,鹽井村創建成立“鹽井村順盈農機合作社”“鹽井村愛拼勞務合作社”,王建明不計報酬地在合作社幫忙。王建明説,自己小時候被村裏人照顧,當兵入伍後,村裏人對家裏的老人也十分關照。自己多年沒有在家,現在回鄉了,盡所能幫村民做點事,也不枉自己是當過兵的人。

  為發揮好退役軍人的作用,程錦榮還在鹽井村試點推行“灣長制”,邀請像王建明、周中榮這樣的退役軍人擔任“灣長”,讓他們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村上的各項事務中,成為了鹽井村網格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環。

  基層治理、人居環境整治、桃花河清漂、鄉村振興……在程錦榮的帶領下,這些穿過軍裝、上過戰場的老兵們守護和建設着自己的家園,在鹽井村的“舞&”上散發出新的光芒和熱量。

  渝北實驗小學副校長葉旺:

  用心用情關愛軍人子女

  近日,渝北實驗小學副校長葉旺和三年級某班學生秦娟的家長通了一次電話:“這次數學考試,秦娟成績提升不少。”聽到這個消息後,秦娟的父母長舒了一口氣。

  渝北實驗小學有200多位軍人子女,為開展好雙擁工作,葉旺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為軍人子女創造好的教育環境。今年,葉旺被評為重慶市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模範個人。

  “秦娟的情況比較特殊,其父是海軍,母親隨軍,家裏只有外公外婆照顧。”葉旺説,秦娟學習成績不太好,性格也比較內向,不願意和其他同學交往。

  了解到相關情況後,葉旺與秦娟的班主任作了溝通,建議讓秦娟加入學校的啦啦操社團和美術社團。

  “這些社團沒有課業壓力,孩子們可以強健身體、放鬆大腦。”葉旺認為,這種團體活動能增強孩子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有助於秦娟更好地融入集體。

  經過一學期的社團訓練,秦娟認識了不少朋友,逐漸找到自信,性格越來越開朗。

  “她現在會主動找老師溝通學習上的問題,找同學請教作業上的難題,不僅人變得陽光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好了。”葉旺説,元旦節前,秦娟還和同學一起參加渝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的為海軍叔叔畫年畫送祝福活動。

  除了主動關心軍人子女,葉旺還組織教師開設國防教育課程,抓住每個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開展生動活潑的國防教育活動。

  去年開學前,渝北實驗小學邀請了原天安門國旗班戰士到學校講解國旗故事,為學校升開學第一面國旗。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誌和象徵……”在學校操場上,退役的國旗班戰士生動講述了國旗的相關知識,並現場開展“小小升旗手”培訓,從儀態、敬禮、走姿、拋旗等方面培養孩子們成為合格護旗手。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對學生的國防教育,讓大家走出去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葉旺&&。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