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嘉陵江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暨大型紀錄片《嘉陵江》創作座談會在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舉行,來自嘉陵江沿線各省市的專家、學者齊聚蓬安,為共同打造“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和“嘉陵江綠色經濟走廊”出謀劃策。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從陜西寶雞到甘肅兩當、徽縣,到四川廣元、南充,再到重慶合川以北,蜿蜒流淌了1345公里後,在朝天門碼頭匯入長江。如果説共同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長江與黃河如同一個“A”字,各自奔流到海的話,那麼嘉陵江就是“A”中間的那一橫,在長江和黃河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將陜西、甘肅、四川、重慶四省市連接起來。
與會專家建議,在“嘉陵江旅游”這個大IP之下,各地要同下一盤棋,做好發掘整合工作,努力“喚醒”嘉陵江兩岸沉睡的文旅資源,編制完善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規劃,壯大嘉陵江文旅産品體系和産業鏈。
事實上,自2018年起,嘉陵江流域的陜、甘、川、渝四省市就開始攜手探索嘉陵江文旅産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四省市三十余區縣打破各自為營的小區域發展模式,成立嘉陵江國際文化旅游産業聯盟,並啟動了系列紀錄片《嘉陵江》的拍攝。聯盟與沿江10個旅游區縣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打造“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標”,並以十大旅游地理坐標為核心支撐、核心景觀與節點,輻射周邊的景區景點,形成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格局,引領驅動嘉陵江沿江全域旅游的發展。我市合川區釣魚城景區就是首批入選的旅游地理坐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嘉陵江》的落地拍攝,開創了“紀錄片+旅游”“紀錄片+跨媒體行動”新模式。《嘉陵江》紀錄片將以10集超高清紀錄片、100集微紀錄短片以及一部3D紀錄電影的組合,來展示嘉陵江的歷史、文化、地理、自然、生態、人文、風俗、旅游、産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見習記者 周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