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為高齡患者實施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一站式”腔內介入治療

  近日,一位老人突發左下肢高度腫脹伴顯著脹痛、沉重、麻木,於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普通外科就診。急診彩超提示左下肢全肢型深靜脈血栓形成,因血栓範圍廣,症狀重,且有導致肺栓塞及肢端缺血壞死的風險,加之患者超高齡、內科合併症多、溶栓出血風險高等特點,情況十分危急。

  下肢深靜脈血栓“一站式”治療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副院長、血管外科專家、主任醫師唐博針對病情、診治方案和手術風險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了充分溝通後,組織副主任醫師涂利寬等針對術前和術中手術預案進行了討論,決定急診實施國內最前沿的下肢深靜脈血栓“一站式”治療方案。

  該方案首先需採用超聲引導下穿刺病變側腘靜脈建立入路,再經健側股靜脈穿刺置入下腔靜脈濾器,而後經腘靜脈入路利用Acostream負壓機械血栓抽吸系統反復抽吸髂靜脈至股靜脈段血栓,大幅減少新鮮血栓負荷後,若造影證實存在髂靜脈顯著受壓即可行遞增式球囊擴張,該技術既能快速清除血栓負荷使靜脈全程復流,又能避免溶栓出血風險,最大限度保護深靜脈瓣膜功能,同時能一期處理合併髂靜脈壓迫綜合徵預防血栓復發。

醫生實施手術。

  警惕“隱形殺手”: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被稱為“隱形殺手”,起病隱匿、發生快速、致死風險高。傳統手術取栓有創傷大、失血多等缺點,介入導管溶栓術雖然減小了手術創傷,但溶栓時間長,效率低、出血風險高,並不適合高齡患者。機械血栓抽吸技術可快速清除血栓,迅速改善患者腿腫症狀,大大降低血栓形成後綜合徵的發生,且溶栓藥物用量少、出血風險小,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同時,對於有溶栓禁忌證或出血風險高的患者在單純抗凝的情況下是優先推薦。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血管外科團隊緊跟醫學前沿,在學科建設和新技術開展方面大步向前,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下肢靜脈血栓治療體系,正大力推進靜脈血栓性疾病的“一站式”治療,真正做到了微創、安全和高效,為廣大深靜脈血栓患者帶來福音。

  專家簡介

  唐博,中共黨員,副院長,外科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重慶市南岸區優秀醫師;重慶醫科大學優秀黨員;四川省專家服務團特聘專家。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委基金、重慶市衞生健康委科研項目基金等多項基金資助,發表SCI等系列論文近30篇,參編疝外科專著兩部,獲得國家級專利授權5項。擅長胸腹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靜脈血栓栓塞等周圍血管疾病的危重症診治以及腹股溝疝和腹壁疝的腹腔鏡微創治療。

  涂利寬,普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生學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擅長對周圍血管疾病,腹外疝,甲狀腺、乳腺疾病的治療,先後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7篇。

編輯:張聰聰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