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北碚區總工會致力打造新時代工會工作標杆

  近年來,北碚區總工會按照建好工人大家庭、當好職工“娘家人”、聚力“綿廣碚”、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號工程”建設,致力打造“新時代工會工作市域標杆”,助力北碚做好“四篇文章”,描繪了一幅基層工會組織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的新畫卷。

  黨建鑄魂 聚力凝心

  6月30日,由北碚區總工會牽頭,“綿廣碚”三地首屆新時代勞模論壇峰會在北碚區召開。100多名來自四川綿陽、廣安和重慶北碚三地工會系統的領導及智能製造、文旅、教育、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和領域的勞模代表參會。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舞蹈家協會主席、北碚區文化館館長董進波,四川九洲技師學院常務副院長游洪建,廣安鄧小平故里管理局紅色講解員張燕,重慶茂田機械公司總經理游先慧等勞模代表,就如何在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發表專題演講,激勵勞模為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智慧力量,為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助力添彩……

  這是北碚區總工會助力“綿廣碚”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謀劃推進,主動服務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在重慶落實落地,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服務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奮力打造新時代工會工作市域標杆。”今年5月,在重慶市工會第六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市領導鏗鏘有力的講話,為新時代重慶工會事業確立了方向和目標。

  “認真落實黨中央、市委決策部署和區委工作安排,提高思想認識,堅定政治方向,教育引導廣大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北碚區主要負責人在調研時&&。

  在北碚區委、區政府引領下,北碚區總工會進一步明晰了思路:堅決履行政治責任,堅決抓好黨建,以“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

  黨建鑄魂,聚力凝心。近年來,北碚區總工會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打造引領職工思想新陣地的破題路徑。

  “要在加強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上實現更大躍升,建立健全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機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共建共享機制、工會履職盡責的保障機制,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為新時代工運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5月26日,北碚區總工會黨組召開中心組擴大會,學習傳達重慶市工會第六次代表大會精神——像這樣的學習會議,北碚區總工會幾乎每個月都要舉行。

  與此同時,北碚區總工會黨組還要求全區工會系統,從領導到勞模,從企業骨幹到普通職工,都必須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並在學習中貫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北碚勞模風采展示廳,以“致敬勞動者、奮進新時代”為主題,通過圖文展板、實物陳列、視頻音像等表現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了多名勞動模範及勞模集體的先進事跡,涵蓋工人、農民、科技工作者、企業家、藝術家等方面的代表人物。該展廳旨在宣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工人偉大、勞動光榮”氛圍,參觀已達2000餘人次,已成為北碚職工思想教育文化陣地新地標。

  北碚區總工會組織動員全區勞模工匠、工會幹部職工和社會各界群眾來勞模風采展示廳參觀學習,通過勞模“現身説法”,讓勞模精神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新的光芒,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勞模、學習勞模的良好風尚。

  今年“五一”前夕,北碚區總工會組織召開“勞模工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主題黨日活動,30余名勞模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熱烈討論和交流發言,&&要切實用好勞模身份,引領職工“聽黨話,跟黨走,幹實事”,做好傳幫帶,服務北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大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強思想引領,注重勞動教育,培養好社會主義接班人。”教育界勞模嚴衛説道。

  5月24日,北碚區總工會勞模宣講團到重慶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開展“榜樣面對面”勞模工匠先進典型“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宣講活動。重慶市勞模金泉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引導同學們增強就業信心。

  6月12日,在朝陽中學的宣講活動中,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北碚區文化館館長董進波以“藝術潤心陽光成長”向同學們分享了立足本職崗位,踐行初心使命,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動實踐。

  今年上半年,北碚區總工會開展勞模“三進”宣講活動9次,通過宣講,人們崇敬勞模、學習勞模,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情懷油然而生。

  如今在北碚,張培林勞模創新示範工作室被授予“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全國勞模鄧力矢志匠心,在鑄造行業大放光彩;全國勞模董進波,用舞蹈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展示重慶風彩;重慶市勞模王永琴,用辛苦指數換來居民幸福指數……

  他們用行動詮釋了關鍵時刻有擔當、有作為的勞模精神與大愛情懷,彰顯了“一個勞模一面旗幟”的風采。

  聚力“綿廣碚” 賦能“一號工程”

  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推進,四川綿陽市與北碚區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黨政聯席會議暨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在八大領域加強合作。

  2020年5月,川渝工會召開首場視頻聯席會,並簽署了《川渝工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協作框架協議》,標誌着川渝工會將依託機制建設、&&共享的方式在職工維權、就業促進、農民工關愛、人才交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信息互鑒等多領域展開闔作,掀起川渝地區工會系統“雙城經濟圈”合作的高潮。

  基於此,北碚區總工會以全局謀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積極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大場景中謀劃推動工會工作,先後與綿陽廣安兩地工會全力落實《川渝工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協作框架協議》,共同當好黨&&川渝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積極謀劃工會服務“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發力點。

  隨即,北碚區總工會與綿陽市總工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聯合構建協調發展機制、打造就業服務體系、搭建維權服務&&、建立工會幹部共培共育機制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採取多種措施共同推動兩地工會工運事業的發展。

  同時,北碚區總工會還與重慶市總工會、四川省總工會協同推進,加強與重慶五指山療養院溝通對接,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幫助重慶五指山療養院完善工程建設手續,項目順利推進,成為縉雲山綜合整治的亮點工程之一,實現了川渝雙贏。

  據了解,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隨着“綿廣碚”合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綿陽廣安北碚三地合作日益緊密,製造業、農業、服務業産業協同發展初具成效,科技合作交流頻繁,公共服務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協同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川渝兩地正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相向而行。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重慶就召開了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被稱為“新春第一會”,大會明確提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的總抓手總牽引。四川,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總牽引。

  2月22日,重慶市總工會、四川省總工會協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三次聯席會議在廣安市召開。北碚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近3年來,北碚區總工會致力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工會作為,為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助力添彩。

  隨後,綿陽北碚兩地工會協作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會在北碚召開,北碚區總工會與綿陽市總工會簽訂了《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綿陽北碚兩地工會將按照四川省總工會、重慶市總工會的部署要求,切實增進協作、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有效組織和動員兩地廣大職工唱好“雙城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彰顯工會作為和擔當,在共建“經濟圈”上扛起新使命。

  同時,北碚區總工會還與廣安市總工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在聯席會議交流機制、聯合助推發展機制、聯動開展維權機制、聯通信息共享機制等方面加強合作,協同助推“廣安—北碚”民營經濟示範區建設,共同開展紅色文化、鄉村建設研究,打造廣安工會看重慶、學重慶的窗口。

  6月30日,首屆“綿廣碚”勞模論壇峰會的召開,則是北碚區總工會、綿陽市總工會和廣安市總工會合作成果的一個體現。其成功舉辦,則為川渝兩地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增添了一段佳話。

  聚焦“四篇文章” 服務大局

  服務好“一號工程”這一重大戰略,工會責無旁貸。

  “北碚將聚焦生態田園都市區、人文科教創新城‘兩大定位’,做好生態人文、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城鄉融合‘四篇文章’。”為實現上述目標,北碚區提出實施生態築本、科創引領、文化鑄魂、産業升級、民企增能等10項行動計劃,全力推動現代化重慶都市區建設。

  為此,北碚區總工會主動作為,落實市委“一號工程”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奮力打造新時代工會工作市域標杆”要求以及《重慶市北碚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全力助力北碚區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走深走實。

  北碚區總工會堅持以服務北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公轉”,立足“竭誠服務職工”的主業主責“自轉”,通過“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打造渝工品牌、實施渝工“五大行動”、辦好“十件實事”,努力建設“五型工會”,做好“娘家人”、做實“暖心事”,唱響“勞動創造幸福”主旋律,提升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打造北碚工會“升級版”。

  通過黨建帶工建,北碚區總工會有效突破了非公企業建會難的瓶頸,全區現有單獨組建工會組織的非公企業1100個,組建率超80%。全區國有企業、“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建會率達到100%,193家規模(百人)以上企業建立了工會組織,實現了動態全覆蓋,“建好工人大家庭”成為全區工會努力的方向。

  近3年來,北碚區大力營造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推薦選樹全國勞動模範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個,重慶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9人,重慶五一勞動獎章15人,重慶五一勞動獎狀8個,重慶市工人先鋒號9個。

  北碚區總工會在全市率先創新開展勞模“亮身份”活動,全區127名區級以上勞模的居住場所門口都挂上了“勞模之家”光榮牌,每位區級以上勞模都收到了“勞模證”,彰顯一個勞模一盞燈,一個勞模一面旗。

  5月17日,北碚區總工會組織部分勞模到柳蔭鎮調研考察,勞模們圍繞合興村、明通村鄉村振興和民宿提檔升級發展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對北碚區總工會來説,組織勞模調研,根本目的是發揮勞模的示範、帶動、引領作用,讓勞模賦能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同時,北碚區總工會還提出了“鄉村振興百姓富,不能缺少‘工青婦’”的擔當口號,創新開展“勞模工匠大廚鎮(街)行暨一鎮(街)一品”活動,通過“工會帶勞模、勞模帶産業、産業連農戶”的模式,鼓勵全區企業家們以“企業+農戶”對接等方式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如今在北碚,金泉、唐梅、沈軼、黃宗華等勞模工匠大廚,以打造“一鎮(街)一品”美食體系為載體,通過深入鎮(街)巡迴示範送教活動和現場帶貨等方式,教群眾做健康美食,同時挖掘各鎮(街)特色菜品,成功打造了靜觀小米排骨金湯粥、柳蔭滑肉、歇馬老鹵、復興白砍雞等17個地域特色菜品,以及怪味鯽魚、酸菜魚、雪花蔥香牛肉等4個具有北碚獨特風味的菜品,評選出復興白砍雞、三溪口豆腐魚、張豆花等“北碚十大特色名菜”……

  6月3日,北碚區總工會職工勞動技能提升培訓“進企業、進社區”活動暨北碚區産業工人技能培訓在重慶新興齒輪公司如期開班,標誌着北碚區總工會《職工勞動技能提升培訓“進企業、進社會”活動》第三個三年規劃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上半年,北碚區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累計開展技能培訓563場次,技能培訓職工1萬人次,技能提升7675人次,技術創新攻關177項,創新成果轉化109項,累計取得經濟效益40.2億元。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如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成勢見效。而勵精圖治、主動作為的北碚區總工會正立足黨政所需、職工所盼、工會所能,不斷創新勞模工作機制,切實提升勞模服務水平,大力宣傳勞模先進事跡,努力鍛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凝聚起廣大職工群眾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奮進偉力,致力打造新時代工會工作市域標杆。(陶永國 潘鋒 圖片由北碚區總工會提供)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