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
【城市相冊】七旬手藝人再現《天工開物》古科技 手機標題
在重慶沙坪壩區中梁鎮的一個農場裏,十幾個精巧別致的古科技小模型陳列于此,這是湯家祿五十多年來專注復原古科技的部分作品。湯家祿説,自己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將自己收集的200多張古科技圖紙都進行1:1復原。
立軸式風車、一牛八磨、水力羅面......這些陌生的名詞其實來源于《天工開物》等古代科技著作。在重慶沙坪壩區中梁鎮的一個農場裏,十幾個精巧別致的古科技小模型陳列于此,這是湯家祿五十多年來專注復原古科技的部分作品。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立軸式風車、一牛八磨、水力羅面......這些陌生的名詞其實來源于《天工開物》等古代科技著作。在重慶沙坪壩區中梁鎮的一個農場裏,十幾個精巧別致的古科技小模型陳列于此,這是湯家祿五十多年來專注復原古科技的部分作品。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今年75歲的湯家祿與中國古科技的淵源,還要從1966年他剛來到重慶工作時説起。在一次前往重慶山區拉糧的工作中,湯家祿被遠處傳來的勞動號子聲所吸引。循著聲音,湯家祿看到了一生難忘的畫面:幾個頭纏白色汗巾、身穿藍色長袍的農民,正踏著號子的節奏,通過木頭撞擊的方式榨取菜籽油。眼前的這個傳統榨油機讓湯家祿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與農民的交談中,湯家祿得知,大山裏還有許多自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傳統農業生産工具。從此,他徹底迷上了中國古科技,無論是水車、土陶,還是造紙、織布等傳統技藝,他都要去一探究竟。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今年75歲的湯家祿與中國古科技的淵源,還要從1966年他剛來到重慶工作時説起。在一次前往重慶山區拉糧的工作中,湯家祿被遠處傳來的勞動號子聲所吸引。循著聲音,湯家祿看到了一生難忘的畫面:幾個頭纏白色汗巾、身穿藍色長袍的農民,正踏著號子的節奏,通過木頭撞擊的方式榨取菜籽油。眼前的這個傳統榨油機讓湯家祿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與農民的交談中,湯家祿得知,大山裏還有許多自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傳統農業生産工具。從此,他徹底迷上了中國古科技,無論是水車、土陶,還是造紙、織布等傳統技藝,他都要去一探究竟。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過去關于中國古科技研究的書籍極少。20世紀80年代,湯家祿偶然得知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他不惜花“天價”復印。“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才40多元,復印一張圖紙就要一塊多錢。”這本復印的圖冊後來成為了他研究古科技的必備讀物。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過去關于中國古科技研究的書籍極少。20世紀80年代,湯家祿偶然得知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他不惜花“天價”復印。“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才40多元,復印一張圖紙就要一塊多錢。”這本復印的圖冊後來成為了他研究古科技的必備讀物。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2004年,湯家祿帶著他的“天工開物”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調研。在三年多的走訪中,他先後去過四川、陜西、貴州、江西、浙江等地,拜訪了不少研究古科技的專家。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2004年,湯家祿帶著他的“天工開物”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調研。在三年多的走訪中,他先後去過四川、陜西、貴州、江西、浙江等地,拜訪了不少研究古科技的專家。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湯家祿在考察走訪中發現,這些古科技都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湯家祿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夠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湯家祿在考察走訪中發現,這些古科技都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湯家祿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夠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如今,湯家祿已經收集了200多張古科技圖紙。由他1:1復原的古科技實物種類已經達到30個,小型模型也完成了16個。湯家祿説,自己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將這些圖紙都進行1:1復原,讓人們感受到先輩們的聰明才智。“如果能夠將這些古科技成果展現于今,我這一輩子就不算白活。” 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如今,湯家祿已經收集了200多張古科技圖紙。由他1:1復原的古科技實物種類已經達到30個,小型模型也完成了16個。湯家祿説,自己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將這些圖紙都進行1:1復原,讓人們感受到先輩們的聰明才智。“如果能夠將這些古科技成果展現于今,我這一輩子就不算白活。” 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除了研究和復原古科技,湯家祿還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給參加研學旅遊的孩子們授課。除了介紹中國古科技發展歷史,湯家祿還會指導孩子們組裝木質小工藝品,比如躺椅形狀的手機支架。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除了研究和復原古科技,湯家祿還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給參加研學旅遊的孩子們授課。除了介紹中國古科技發展歷史,湯家祿還會指導孩子們組裝木質小工藝品,比如躺椅形狀的手機支架。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一年的授課時間裏,湯家祿的“古科技大講堂”接待了2萬多名學生。有時一天下來最多需要上9到10節課,面對眾多的學生,需要準備大量木料,對于年過七旬的湯家祿來説明顯感到吃力。但一看到孩子們對古科技充滿好奇的眼神,他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一年的授課時間裏,湯家祿的“古科技大講堂”接待了2萬多名學生。有時一天下來最多需要上9到10節課,面對眾多的學生,需要準備大量木料,對于年過七旬的湯家祿來説明顯感到吃力。但一看到孩子們對古科技充滿好奇的眼神,他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在湯家祿看來,這些年自己對復原古科技的執著,其實都是源于對中國傳統技藝的熱愛。“我希望能夠利用古科技啟發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先輩們的勤勞和智慧,這些是需要我們來傳承與發揚的。” 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112

在湯家祿看來,這些年自己對復原古科技的執著,其實都是源于對中國傳統技藝的熱愛。“我希望能夠利用古科技啟發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先輩們的勤勞和智慧,這些是需要我們來傳承與發揚的。” 新華網 馬天龍 攝 劉文靜 實習生 韋詩曼 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