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剛剛經歷一場大雪的河魚鄉兩扇門村,天氣已經十分寒冷,但在山林間,30多名工人正幹得熱火朝天,有的挖苗坑、有的放幼苗、有的栽苗子,分工協作,效率十足。
正值淫羊藿的種植季,工人們忙碌的,也正是將這100多萬株高含量箭葉淫羊藿幼苗種到這片500多畝的林下産業基地裏。
現場負責人介紹:“這30多名工人,大部分都是周邊的群眾,這次項目做完,最少都能夠掙兩三千元。”
56歲的李雲中就是其中一員,他説:“我就是3社的,除了種地,主要就靠打零工掙錢。這兩年,村裏搞旅游搞中藥,項目多,錢也掙得多,供娃兒讀大學沒問題。”
據悉,該基地的業主是重慶土炕文旅有限公司,而這個種植基地是該公司在河魚投資文旅康養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負責人王光彩&&:“我們公司看中了河魚的文旅資源、生態資源,將打造結合森林康養、中藥養生、研學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康養項目。”
他介紹,500畝的箭葉淫羊藿只是整個項目的一部分,主要是結合中藥康養、科普、研學,明年將還有1000畝的曲莖石斛等其他中藥品種下地。
不遠處的一棟康養民宿外形亮眼,他介紹,民宿即將完工,就在這個冬天就能正式營業。酒店結合中醫藥文化,有主題中藥湯池、藥膳、中醫SPA等養生項目,總投資近3000萬元。將力爭打造城口乃至渝東北的標杆康養民宿。
河魚鄉相關負責人介紹,河魚鄉海拔在860—250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93.26%,常年平均溫度21℃,境內有曲莖石斛、天麻、貝母等多種名貴中藥材野生資源,生態氣候非常適宜中藥材生長。
而在河魚鄉平溪村,同樣熱火朝天的景象也正在發生,在這裡的天麻種植基地裏,一背簍又一背簍的成熟天麻正在從山上不斷背到公路邊。從陜西來的收購商,早就等在路邊。
平溪村6社的劉前兵父子都在天麻基地務工,這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今年以來他們已經拿到了43000元的工資。
“這個天麻種植基地今年已經為周邊群眾提供了超過2000人次的務工機會。”基地負責人熊代明介紹,天麻基地目前有650畝,今年收穫的有200畝,産量約90000斤,産值90萬元左右。明年産量將達到16萬斤,收入還能提升一大截。
河魚鄉産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毛光順介紹,河魚今年的天麻在地面積突破了1400畝,産值約700萬元。除了天麻,還有獨活、大黃等品種,今年也都迎來了豐收。
近年來,河魚鄉大力發展中藥材産業,中藥材種植面積從2021年的1000畝,增加到了2000畝,年産值達到2000萬元,2025年預計能夠帶動群眾戶均增收6000元。
除了群眾增收,河魚鄉在産業發展中,特別重視集體經濟組織的參與和引導,通過“合股聯營、居間服務”等多種模式,今年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將達到110萬元。
河魚鄉鄉長陳康樂&&:“河魚鄉具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産業發展生態優勢,接下來我們將在進一步擴大産業規模的基礎上,在藥養、藥膳、藥旅結合上探索新路子,推動中藥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李官芮 毛光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