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引、賽”融合助力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24 14:22:31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會、引、賽”融合助力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字體:

  新華社客戶端重慶11月22日電 “選擇重慶,就是站在了發展的風口上”“希望青年朋友把握天時地利人和,在這裡深耕事業,與重慶共同成長”……在日前舉行的2025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媒體群訪活動中,來自政策研究、國際協作、科研一線等多領域的嘉賓與媒體進行互動,解讀大會成果,傳播人才強音。嘉賓們認為,重慶提出加快建設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目標,體現出在人才戰略上的系統思維與改革決心,為西部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重慶人才強市建設呈現出蓬勃的活力,新型科研機構等&&擁有讓青年“快速成為主角”的機制,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舞&。

  ↑活動現場。

  本次大會由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僑聯、歐美同學會聯合主辦,以“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為牽引,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重點産業領域,搭建起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的人才交流與項目對接&&。大會設置政務、會議、引才、賽事四大板塊15場主體活動,通過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人才高質量發展重慶會議、全球引才洽談會、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等系列活動,構建“會、引、賽”深度融合的引才育才新模式,引進優秀人才近4000名,簽約人才項目260個,推動高層次人才與科技成果在渝落地轉化。

  群訪現場,由四川外國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副教授朱士松與西南交通大學黨的建設與人才發展研究院院長吳江、金鳳實驗室青年學者張宇程、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2025年度主體賽揭榜攻堅賽道金牌得主羅陽、“金牌陪跑人”實戰爭鋒大賽-孵化器管理人賽道金牌得主梅惠玲、“金牌陪跑人”實戰爭鋒大賽-職業經理人賽道銀獎得主謝秀敏進行對話。嘉賓們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對重慶人才生態建設的體會。

  吳江就本次大會期間成立的“西部人才發展戰略研究智聯體”進行了解讀。智聯體以重慶大學為會長單位,整合了西部各地區、各高校的人才研究力量,形成了有組織的科研新範式。其中,“智”是核心,重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人才供需與政策效果的智能感知;“聯”是基礎,促進高校、産業、政府跨區域互聯互通,形成協同研究網絡;“體”是形態,通過有組織的課題發布與研討,實現各機構“有分有合、有專有兼”的有機聯動。

  作為第六屆亞洲—大洋洲神經病理大會的深度參與者,張宇程介紹了重慶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創新活力與國際視野,以及金鳳實驗室扮演的“連接器”角色。該實驗室以學術&&推動多項國際合作項目落地,並致力於建設國際病理研究中心。同時,依託重慶生命健康産業的全鏈條資源,搭建“産學研醫”協同&&,助力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她認為,重慶在神經科學領域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優勢。建議有意來渝發展的青年科研人才,重點關注前沿交叉領域。

  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2025年度主體賽揭榜攻堅賽道金牌得主羅陽來自重慶大學醫學院。此次,他與意大利專家聯合開展的可噴霧輔料項目榮獲金獎。他認為,這次大會對項目作品進行了“全生命周期的助推”。從全球招募到揭榜、推廣,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重慶市委組織部等多部門大力宣傳,讓國內外項目彼此了解。大賽搭建&&,匯聚評委、指導專家與高水平選手,進行賽場競爭、賽下交流,各展所長。項目落地後,重慶舉辦多樣活動,展現引才育才文化。再加上後續全方位人才扶持政策,形成了貫穿項目全流程、覆蓋多方面的強大助力體系。

  作為大會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群訪活動通過嘉賓分享與媒體提問的形式,展現了重慶在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過程中的新圖景、新作為,助力更多人才故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據悉,重慶正通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能級人才&&、優化全周期人才服務等舉措,持續營造最優人才生態,讓巴渝大地成為英才薈萃、創新創業的熱土。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