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幹為群眾解憂,將履職寫在田野上 奉節20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鄉村助力振興-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24 08:54:50
來源:重慶日報

用實幹為群眾解憂,將履職寫在田野上 奉節20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鄉村助力振興

字體:

  游客在奉節青龍鎮大窩社區賞景。人大代表先後提出建議15條,助推當地旅游業發展。如今,該社區年接待游客數量已突破20萬人次。(資料圖片)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人大代表協調修渠,讓數百畝果園灌溉有了保障,畝産增加大約200斤。”望著長勢喜人的臍橙,奉節縣種植大戶李建國很是期待。入冬後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考慮怎麼利用灌溉優勢擴大種植規模。

  “鄉親們選我當代表,我就必須履職盡責,服務鄉村、服務群眾。”走在田間地頭,奉節縣人大代表文金平幹勁十足。

  2022年3月11日起,奉節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用五年時間,組織全縣366名縣人大代表、1920名鄉鎮人大代表,助力村(社區)提速發展。

  奉節縣20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鄉村助力振興,至今已持續近4年。人大代表們以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解決民憂,將履職盡責寫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0余名代表都有了履職專屬“責任田”

  為了讓代表履職有支撐、幹事有底氣,奉節縣人大將2000余名代表分配至300余個村(社區),成立100個縣級活動小組。同時,細化送法律法規、送惠民政策、送信息技術,進村入戶解難題、建言獻策促發展等工作責任清單42項,明確縣、鄉、村及代表工作職責與完成時限,讓代表有了履職專屬“責任田”。

  為順暢收集社情民意,當地還打造微信聯民群、線上+實體聯絡站、“碼上見代表”一體化服務平台,開發人大履職信息系統,動態記錄代表訪農戶、提建議等情況。至今,代表們通過微信聯民群推送信息2200余條,線上收集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等方面訴求750余條。

  青龍鎮大窩社區是奉節縣鄉村旅游承接點,代表們重點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標發力,先後提出建議15條,並分條分線督促落實。如今,當地基礎設施、生態産業發展條件大幅改善,年接待游客數量突破20萬人次。

  為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奉節縣人大還構建“培訓+實戰”體系:專家課堂解讀政策,田間課堂傳授農技知識,累計培訓代表3500人次;120名資深代表與新任代表結對傳授經驗;組織代表視察調研、執法檢查,開展送醫、送法、送教等服務。

  接待選民1.6萬餘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000余條

  人大代表們履職盡責,架起溝通民意“連心橋”。

  針對村民所反映“行路難”問題,縣人大代表、朱衣鎮硯瓦村支書田邦中牽頭撰寫代表建議,提請縣人大常委會研判交辦。

  縣交通運輸委接到交辦任務後,一週內完成勘察設計,兩個月內資金到位,迅速完成破損路面維修、硬化。

  為確保代表履職“落地有聲”,奉節縣人大聚焦服務、管理、評價三個維度建立相關保障機制。

  其中,在服務升級上,全面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建設,建成132個標準化代表聯絡站,開設“政策宣傳站、鄉村民意窗、幹群連心橋、振興監督崗、便民服務廳”五大場景,累計接待選民1.6萬餘人次;落實每名代表&&15戶選民,近四年來,代表們走訪4.5萬戶次,收集産業發展、人居環境等意見建議2000余條。

  與此同時,奉節縣人大針對群眾訴求,創新“六步工作法”全周期閉環管理:從代表提出建議,到部門核查可行性、協調會判定路徑、二次優化方案、主任會確定標準,再到限期跟蹤落實,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民聲與民生”互動,合力描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在安坪鎮三沱村,臍橙是村民的“致富果”,也是人大代表履職成效的生動見證。

  2022年以來,當地縣、鎮人大代表牽線搭橋,成功推動村裏與臍橙深加工企業達成深度合作,不僅解決了長期困擾果農的銷售難題,還帶動3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穩定就業。

  近4年來,人大代表下沉鄉村助力振興的成效已顯現在諸多領域和方面。

  以2024年為例,代表提交閉會期間鄉村振興建議同比增長28%;代表督促落實村道硬化、安全飲水等民生項目43個,惠及群眾15萬人次。

  通過牽線搭橋,代表們促成107家企業與村(社區)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臍橙、中藥材等特色産業基地26個。

  奉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向益平&&,這場“民聲與民生”的持久互動,凝聚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讓希望的田野更具生機與活力。

【糾錯】 【責任編輯:李海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