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八屆山水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的重要分會場之一,11月21日下午,空地一體化賦能超大城市治理論壇在兩江新區舉行。論壇現場匯聚了來自空天信息、交通、頂層規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空地一體化賦能超大城市治理路徑。
論壇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指導,重慶兩江航空航天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山水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心、棪創科技(重慶)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論壇上,重慶兩江航空航天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綱要以《逐夢“空天” 聚“星”成鏈》為題,介紹了兩江新區低空經濟發展基本概況。李綱要&&,兩江新區是重慶市空天信息産業發展的主戰場,正着力發揮通航産業先發優勢,以場景應用為牽引,瞄準基礎設施、場景應用、研發製造三大板塊,集聚力量推進低空經濟發展,打造西部地區低空經濟先行示範區。
星控數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創辦人黨先舉以《AI 驅動的低空空域數字化與動態風險管控——邁向“全域可感、風險可知、飛行可控”的智慧低空》為題作報告。在黨先舉看來,低空經濟正面臨着,爆發式增長與傳統管理手段落後之間的矛盾,低空領域要發展,安全是基石,通過AI賦能,構建一個與物理世界1:1映射的數字低空,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重慶交通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山地城市時空信息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蔡曉禹以《面向低空飛行安全保障的山地超大城市空地協同技術研究與應用》為題,詳細分析了重慶空地一體化的研究背景、關鍵技術、場景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
重慶市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空間信息分院院長袁軼深入分析了低空經濟的背景與挑戰。袁軼説,要實現低空一體化,一個堅實的數字底座不可或缺,有必要建成省級一體建設、全域共用的三維空間底座。他還分享了數字底座構建及相關的應用探索實際。
通號(重慶)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俊珍以《城市軌道交通與低空協同發展探索》為題,介紹了城軌交通與低空交通具備協同發展的基礎。蘇俊珍建議,未來要圍繞打造“三網融合”平台,拓展多元應用場景,積極建設示範站點並完善相關資質體系。
“當前,人民群眾對美好交通的嚮往是安全便捷、綠色高效、公平共享、智慧多元。”武漢華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俊介紹了企業正以“空中智能+地面協同”為核心,圍繞物流、應急指揮等六大場景推動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的深度融合。
“低空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新質生産力代表。”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四院(交通分院)書記陰炳成在報告中指出,要以頂層設計引領低空發展,以優勢基礎聚集低空産業,以特色場景塑造低空生態,以多網協同打造低空底座。
重慶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設備二所總工程師朱鵬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項目的思考》為題做分享。朱鵬&&,重慶機場跨座式單軌作為全球範圍內機場空側旅客捷運系統的首次應用,特點明顯、優點突出,對於推動技術革新、産業升級,增強經濟、社會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