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本來是秀山洪安鎮邊城社區楊廣忠為女兒辦周歲酒的日子。“我們退了酒席,去縣城玩了一趟,也很開心。”楊廣忠説。自去年秀山聯合湖南省花垣縣、貴州省松桃縣開展“無事酒”治理聯席會以來,3個毗鄰縣的“無事酒”大幅減少,群眾的“人情負擔”減輕70%以上。
洪安鎮地處重慶、湖南、貴州三省市交界處,是小説《邊城》的背景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鄉風文明難推廣——邊城社區勸阻本社區居民辦“無事酒”,居民就到對岸湖南省邊城鎮辦席。
近年來,洪安鎮積極與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鎮、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開展組織聯創、機制聯建、基層聯防、治安聯治、糾紛聯調、活動聯誼“六聯”工作機制,合力解決跨域糾紛難點痛點問題。
在此基礎上,2024年秀山縣牽頭組織周邊湖南花垣縣、貴州松桃縣在洪安鎮召開三省市邊區“無事酒”治理聯席會議,決定互通信息、統一相關政策、統一勸導隊伍,聯合整治跨區域“無事酒”。
“從去年以來,我們3個地方辦酒、吃席的次數少了很多。”74歲的邊城社區居民龍文平説。作為當地“土著”,他在湖南和貴州都有大量親友。以往每年吃席的次數少則十多回,多則二三十回;禮金金額,則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有時候龍文平都覺得自己“吃不起”酒了,但為了情面還是得去。
但從去年以來,龍文平很少收到吃酒的邀請。“大家都被3個地方的幹部聯合勸住了。我用省下的份子錢買了幾隻雞來養,改善生活,也增加收入。”龍文平説。
據統計,去年以來,重慶洪安鎮、湖南邊城鎮、貴州迓駕鎮辦的酒席大幅減少,居民的“人情負擔”費用也降低了70%以上。
與此同時,三地共建文化協作機制,聯動舉辦的苗族“四月八”、土家“趕秋節”、楹聯文化聯合教育、邊城大講堂、四季村晚等特色節慶活動,每年吸引三地數萬群眾參加,在減少“辦酒”數量、減輕群眾負擔同時,以文化為紐帶增加三地居民的相互溝通和往來,共同推動鄉風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