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兩江四岸上空,第七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中英文字樣交相輝映。記者 李雨恒 攝/視覺重慶
面對跨境電詐、法律衝突、數字規則空白等共同挑戰,中國與東盟的應對之舉是深化法治合作。
11月21日,在第七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上,多名東盟國家高級官員發表主旨演講,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旨在深化國際法治合作的法律制定與修訂、統一司法解釋、網絡與數字化治理等,分享法治實踐成果,展開深入研討。
呼籲統一規則,破解貿易“加速”、法律“掉隊”難題
“重慶是通向全新貿易聯通願景的門戶。”印度尼西亞最高法院民事庭庭長伊·古斯迪·阿貢·蘇瑪那達開門見山地説,西部陸海新通道正迅速崛起成為一條現代商業絲路,將中國西部省份與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東南亞海洋國家連接起來。
伊·古斯迪·阿貢·蘇瑪那達直言,通道的營運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法律摩擦。相關的物流合同、信用證、合資企業協議及知識産權等爭端,本質上是跨國界、多法域的國際私法事務。西部陸海新通道採用的多式聯運模式面臨一個核心挑戰:法律碎片化。制定清晰、統一的法律規則是當務之急,這需要各國積極開展合作,致力於國際司法的協調與統一,即構建一套商業領域的共同法律語言,積極鼓勵並採納全球標準,尤其是支持仲裁的規範。
法治合作是中國-東盟繁榮穩定的“關鍵支柱”
“本屆論壇使我們能夠交流法治合作的經驗,並深化中國和東盟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使合作更加穩固。”老撾國會議員、法律委員會主席康峰·維拉潘&&。
近年來,老撾與東盟各國、友好鄰邦,通過研討會、培訓、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法律工作領域的經驗交流與合作。
在與中國合作方面,老撾代表團通過老中兩國各級代表團的互訪及舉辦立法經驗交流研討會等形式,持續交流經驗和做法。這些交流涉及多項倡議,包括“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老中社會主義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的實施,這些合作正在為老中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他&&,老撾將繼續與中國以及區域內外的各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法律工作可持續發展。
“中國在司法現代化、法律教育及科技治理方面經驗豐富。”柬埔寨司法部法律與司法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國務秘書兼發言人秦馬林&&,在深化仲裁與調解機制、網絡與數字治理以及柬埔寨法律專業人員培訓等領域,柬中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他&&,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加強中國-東盟法治合作,共建周邊命運共同體”,該願景深植於和平、相互理解與包容性發展,全面的法治合作是實現該願景的關鍵支柱。未來柬埔寨將堅定不移地與中國及所有東盟夥伴深化法治合作、增進制度互信,推動研究合作,支持學術交流,為地區和平繁榮勇往直前。
越南司法部副部長、越南法學家協會會長阮慶玉&&,在技術爆炸式發展帶來新型法律問題、網絡犯罪活動頻繁的背景下,國際法律合作變得日益重要。
共同成立“反跨國犯罪與網絡詐騙法律服務與研究小組”
“今年論壇的主題意義深遠,將進一步推動我們構建命運共同體。”緬甸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兼副總檢察長坦林烏説,緬甸高度重視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法律合作,而本論壇已成為促進各國深化法律互動、增進相互理解的重要平台。
“各國之間的相互協助與合作對於打擊人口販賣、洗錢、毒品犯罪和網絡犯罪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坦林烏説,作為多項打擊跨國犯罪國際公約的締約國,緬甸與周邊國家簽訂了雙邊司法協助協定,攜手合作有效應對此類犯罪。
根據該諒解備忘錄,雙方一致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強在反跨國犯罪、網絡賭博、網絡詐騙、人口販賣及毒品販運等領域的研究合作。為此,緬方同意共同成立“反跨國犯罪與網絡詐騙法律服務與研究小組”,並積極推進該小組在本國獲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