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紅了!紅了!

山水紅葉交相輝映,繪就了如詩如畫的三峽美景。
當北國寒風
為長城內外鍍上金黃
長江之畔的重慶巫山
正以十萬群山為卷
漫山紅葉為筆、滿枝戀橙為綴
繪就一幅
“滿山紅葉似彩霞,橙香陣陣醉三峽”的
壯麗畫卷

巫峽風景美如畫。(王安全 攝)
進入11月
巫山120萬畝、近200種紅葉
漸次染紅
色彩層層遞進
美不勝收
碧綠的江水倒映着漫山紅葉
仿佛要將整片山川點燃
共同勾勒出
如詩如畫的“江山紅葉圖”
在冬日裏綻放出最濃烈的生命華章

美麗的巫山紅葉。
片片紅葉
不是孤芳自賞的點綴
它經霜而艷、沐寒而紅
是長江千萬年滋養的精靈

紅葉美如畫。(王正坤 攝)
從神女峰到小三峽
從三峽龍脊到三峽之心
紅葉把“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染成“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絕美意境
這漫山流霞、灼灼其華的場景
讓人不由得瞬間沉醉

中國有許多著名的紅葉觀賞區
為什麼一定要去一次巫山?
1
地理中國裏的巫山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一定學過地理課本裏
中國地形三級階梯的知識
地理意義的巫山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四川盆地之間
位於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上

巫山地處長江三峽腹地
聚三山九峽、匯巴山蜀水
浩浩長江橫貫縣境
巍峨的巫山、七曜山、大巴山縱橫交錯
撐起巫峽大地雄渾的脊梁

巫山夜景。(吳濱 攝)
俯是滔滔長江奔流不息
仰是雲霧嫋嫋縈繞古今
山水形勝
繪就出巫山美景迭出
江山如畫的自然風光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湖國家濕地公園(譚昌藩攝)
巫山之美千變萬化
尤其是每年秋冬季節
三峽工程開始蓄水後
巫山就會呈現出
“高峽出平湖”的壯美景觀

長江巫山段高峽平湖美景(譚昌藩攝)
這裡還是“自然遺産的寶庫”
五里坡世界自然遺産地
蘊藏着全球同緯度最完整的森林秘境
每一口空氣
都含着4000多個負氧離子
裹着草木的清香

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梨子坪林場。(譚昌藩 攝)
2
文化中國裏的巫山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一定在眾多的詩詞歌賦裏
讀到過巫山
無論是李白筆下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的空靈幽深
還是元稹詩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意綿長
亦或是毛主席《水調歌頭·游泳》中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雄渾壯闊

輪船行駛在長江巫峽段。(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千百年來
兼具長江三峽靈秀
與壯美多元意象的巫山
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
寫不盡的浪漫畫卷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一定了解過人類起源的故事
200多萬年前的
龍骨坡“巫山人”古人類遺址
經歷四個階段的系統發掘
為揭示人類發展進程
實證三峽地區百萬年人類史
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龍骨坡遺址考古發掘區。(謝智強 攝)
巫山
全境擁有1000多處古文化遺存
在這片沃土之下
或許就埋藏着“人類文明的密碼”
這裡是“文化傳承的紐帶”
神女傳説在雲霧間流轉
竹枝詞在江風中傳唱
三峽皮影的燈影裏
都是代代相傳的千年文脈

巫山神女峰。
3
煙火中國裏的巫山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家裏的長輩們
一定看過一部關於巫山的電影
聽過一首關於巫山的歌
40多年前
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
讓“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的旋律
流淌進一代人的血脈之中

巫山紅葉美景。(丁坤虎 攝)
巫山
這座長江邊的山水小城
這片被時光與光影偏愛的土地
是導演鏡頭裏的“天然濾鏡”
成為眾多電影取景的“影棚”

霓虹閃爍的巫山縣城。
這裡
既有《三峽好人》中滄桑的碼頭煙火
也有《巫山雲雨》裏朦朧的山水詩意
每一幀畫面都自帶故事感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一定聽説過
“巫山烤魚”
這一特色美食

炭火炙烤間
外焦裏嫩、麻辣鮮香
一口便嘗盡三峽的煙火氣與江湖味
香飄萬里的巫山烤魚
憑藉其極致的美味
一躍成為“中國名菜”
全球門店超1.3萬家

游客在品嘗巫山烤魚美食。
文旅是巫山的韻
浸潤着三峽煙火
農業是巫山的根
孕育着自然本味
這個冬天
巫山的20萬畝柑橘生産基地
橙香四溢

作為“三峽柑橘”中的代表品牌之一
巫山戀橙
生於神女故鄉、長於生態巫峽
以其脆嫩化渣、酸甜適度的口感
讓人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橙黃葉紅正當時
與你愛的人相約巫山吧
賞層林盡染
品一瓣清甜
讓戀橙承包你的甜蜜時刻

巫山戀橙挂滿枝頭。
一口爆汁的“橙”心誘惑
只是巫山的“甜蜜産業”之一
這裡是“中國脆李之鄉”
長在大山深處的巫山脆李
也是當地知名的“生態寶貝”
因其脆爽的口感暢銷國內市場

當地果農在展示採摘的巫山脆李。(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4
了不起的巫山
你也許不認識巫山
但你一定會被巫山人的奮鬥故事感動
1997年
時任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
帶領村民耗時7年時間
在萬丈絕壁上
鑿出一條8公里長的絕壁天路

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風光。
沒有機械
他們就把自己係在一根藤繩上
懸蕩於萬丈深淵
以鋼釬鐵錘
一寸一寸鑿開大山堅硬的骨
在這場與命運的鏖戰中
6位村民再也沒有回來
“山鑿一尺寬一尺
路修一丈長一丈
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
也一定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

下莊人
用以命相搏的堅韌、人定勝天的信仰
將天塹變通途、絕路走成生路
下莊人的堅韌精神
正在新時代接力傳承
在巫山大地悄然延展
落在每一位扎根這片土地的奮鬥者肩上

毛相林在背運剛採摘的柑橘(圖片拍攝於2021年1月7日)。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如今的巫山
鄉村處處是風景
無數曾經像下莊一樣閉塞的村莊
正走在致富增收的大路上
巫山紅葉
早已成為冬日三峽的象徵
像極了一代代巫山人
守護長江、保護生態的執着
也像極了三峽兒女
敢闖敢拼、向陽而生的堅韌

如今的下莊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豐富多彩。(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5
一生值得N刷的巫山紅葉
紅葉
是自然的饋贈
是經濟的引擎
11月22日
第十九屆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
將在巫山啟幕
一片紅葉
既守護着峽江碧水
又帶動了群眾增收
是三峽庫區推動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

紅葉映江,每一片紅葉都藏着初冬的深情。(簡毅 攝)
十九載光陰流轉
巫山國際紅葉節
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節會活動
為整個“大三峽”區域
注入了強勁的冬季消費活力

巫山以紅葉為媒
以節慶為橋、以文旅為歌
實現4000萬人次的傾心奔赴
構建“旅游+”産業融合大格局
繪就出綠色發展新畫卷
向着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進發

當地村民用紅葉製作的文創産品。(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今年的巫山國際紅葉節為期兩個月
不僅延續了
“賞紅葉、游三峽、品文化”
的核心主題
更創新推出一系列特色子活動
游客可以通過多維視覺
解鎖巫山冬日的浪漫

你可以蕩舟秀美小三峽
幽深神女溪、壯美巫峽
獨享高峽平湖的詩意長卷
攀“三峽龍脊” 感山河壯闊
行“三峽之心” 觀峽谷奇觀
登“神女峰頂” 與浪漫對話

紅葉漫卷三峽龍脊。
自駕馳騁下莊天路
世界自然遺産五里坡、大昌九龍谷等地
在險峻山勢間
讓心靈與紅葉碰撞
還可以搭乘熱氣球悠然飄升
也可體驗低空飛行項目禦風而行
雲端盡覽紅葉鋪展的壯闊畫卷

越野跑選手在三峽之心打卡。
紅葉是三峽的詩
是大地寫給時光的信箋
世人皆知三峽的雄奇
亦難忘卻巫山紅葉的深情

游客沉醉於巫山紅葉美景。(簡毅 攝)
巫山的浪漫
本就藏在詩行與山水間
總讓人想奔赴
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紅葉不只在枝頭
更在眼中、在腳下、在心頭

巫山碼頭夜景。
這一次
不得不去巫山了
遠眺大江東去萬頃碧波
接住那飄落的紅葉詩箋
感受兩岸猿聲的詩意悠長
讓麻辣鮮香喚醒舌尖上的記憶
感受熱情巫山的灼灼美好

來源: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新華網重慶頻道
作者:韓夢霖
圖片來源:除署名外,其餘圖片均來自新華社、巫山縣文旅委、巫山縣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