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九龍坡區以政務公開為抓手,推動政策落地、匯聚民智民心,探索出一條具有九龍坡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政策解讀精準化,從“政府端菜”到“群眾點題”
“我在這住了二十年,最怕改造把老社區的味兒改沒了。”民主村老住戶陳阿姨説,“沒想到政府真把我們請去開會,我提了保留老黃桷樹、增加公共活動空間的建議,後來方案裏真採納了!施工圖就貼在小區門口,哪要改、哪要留,清清楚楚,我們心裏特別踏實。”
面對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複雜工程,九龍坡區摒棄單向宣傳,轉向互動式公開。
在“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等項目中,首創“居民提議、大家商議、社區復議、專業審議、最終決議”的“五議”工作機制,通過線上發布問卷、線下召開院壩會,累計收集意見建議超萬條。針對居民關注的停車難、管道老化、缺乏公共空間等核心訴求,項目方案數易其稿,最終形成“留、改、拆、增”多元模式推進更新。
公開渠道立體化,從“單向發布”到“多維互動”
“我在園區開小微企業,上次去政務公開專區諮詢惠企政策,工作人員不僅耐心講解,還幫我用‘九龍坡區政府網’微信公眾號查到了最新申報指南。”創業者劉先生説,“後來我還參加了‘九久滿意·親清聯盟’活動,區領導現場聽我們講困難、提建議,我反映的有關問題一週後就有了反饋。這種被重視的感覺,特別好。”
九龍坡區構建“線上+線下”全鏈條公開體系。線上,優化政府門戶網站,做精“九龍坡政務”新媒體平台,實時發布重點項目進展。線下,在社區、園區設立“政務公開專區”,配備專職講解員。同時,創新推出“九龍·企業·家”、“九久滿意·親清聯盟”平台,區領導定期與市民、企業家面對面交流,現場回應關切,將矛盾化解在源頭,將共識凝聚在過程。
公共服務場景化,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在九龍坡行政服務大廳, “渝快辦”平台實現政策“精準推送”;在社區,網格員變身“政策快遞員”,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解讀。
“我年紀大了,手機不太會用。前段時間網格員小張專門上門,告訴我怎麼用手機繳醫保,還留了便民服務卡。”獨居的王奶奶笑着説,“現在有啥新政策,他們都主動來講,我也不用跑遠路了,心裏暖暖的。”特別是在人社、醫保等領域,推出“九龍坡政策通”集成服務,並配套製作通俗易懂的動漫圖解和短視頻,讓惠民政策精準直達、輕鬆辦理。
據悉,接下來,九龍坡區將持續深化“政務公開+”模式,將其貫穿於經濟發展、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的全過程,助力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