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版圖從德國到17個歐洲國家 重慶製造業“國際朋友圈”越擴越大-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19 08:52:22
來源:重慶日報

合作版圖從德國到17個歐洲國家 重慶製造業“國際朋友圈”越擴越大

字體:

十一月十八日,渝州賓館,“歐洲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産業交流會舉行。記者 張錦輝 羅斌 攝\視覺重慶

  重慶梅塞爾氣體的廠房裏,工業氣體正穩定輸往巴斯夫等300余家企業。新建稀有氣體生産線尚未投産,多家新能源、電子企業已傳來合作意向。

  歐摩威集團的研發中心內,工程師們正攻堅智能網聯汽車算法。這些新鮮出爐的技術,已悄悄嵌入重慶汽車製造業的生産鏈條。

  這是重慶與歐洲製造業合作的日常切片。去年,“德國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活動,一舉促成87.65億元合作項目。今年,活動升級為“歐洲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參與範圍從德國擴至17個歐洲國家。重慶製造業的“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容,對外開放合作邁入全新階段。

  深度融入

  從“國外來客”到“本地骨幹”

  “從第一台設備投産,到産能翻7倍,扎根重慶這些年,年複合增長率超20%。”重慶梅塞爾總經理呂斌感慨,“這裡每立方米空氣裏,都藏着發展機遇。”

  2012年,梅塞爾在長壽開建第一條生産線。意外突至,原定客戶未能如約落戶,企業一度陷入困境。但梅塞爾沒有撤離,而是與長壽經開區聯手,建成45公里輸氣管道。

  通過這條管道,巴斯夫等企業以“團購價”獲得穩定氣源,成本直降30%。梅塞爾也借此打開了本地市場。

  隨着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産業崛起,梅塞爾的“朋友圈”越擴越大。如今,企業不僅為康寧工廠定制專用供氣裝置,還牽手特瑞新能源等新興企業,年服務客戶超300家,累計投資突破10億元,穩穩坐上重慶工業氣體供應商頭把交椅。

  同樣在重慶扎根生長的還有歐摩威集團。這家脫胎於大陸集團的企業,在重慶搭建起完整的研發體系。“重慶汽車全産業鏈齊全,‘一小時配套圈’省心,研發周期和溝通成本大幅降低。”歐摩威中國區首席技術官慕容特博士坦言。

  目前,歐摩威自主研發的“汽車軟體開發運維一體自動化平台解決方案”已完成商標註冊。他們還與重慶大學校企共建,為産業培育本土人才。

  協同發展

  從“項目落地”到“生態共建”

  埃斯維重慶工廠內,新落地的精密主軸項目正加緊測試。這家被譽為“機床界保時捷”的企業,2019年落戶重慶,如今已劍指“重慶造、供全球”。

  “明年永川綜保區新工廠投産後,這裡將成為埃斯維全球核心零部件基地。”企業負責人透露,未來重慶工廠生産的機床核心部件,將直供德國等歐洲國家。

  埃斯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重慶的精準扶持。去年“德國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結束後,市經濟信息委成立工作專班,全生命周期跟進項目轉化。截至目前,去年簽約的12個項目全部開工,其中6個已建成投産。

  政策紅利下,一批中外企業協同成長。重慶宏進集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基地投産即滿産,二期建設提上日程;思靈機器人西南總部引進37名研發人才,上半年營收近4000萬元;潤信基金預計帶動投資63億元、産值95億元,為産業創新注入金融活水。

  開放創新

  從“德國經驗”到“歐洲生態”

  依託“德國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活動的成功實踐,今年活動升級為“歐洲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合作版圖從德國擴至17個歐洲國家,對外開放步子邁得更大。

  “歐洲各國各有所長:法國綠色技術領先,意大利高端裝備精湛,英國生物醫藥突出,與重慶製造業精準互補。”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多國深度合作,能構建更多元供應鏈,增強産業體系韌性。

  未來布局已全面鋪開。埃斯維永川基地將建成全球機床零部件製造中心;重慶梅塞爾即將開建特種氣體工廠,主攻被譽為工業氣體“王冠上的明珠”的電子特氣。

  市經濟信息委有關負責人&&,下一步將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模式,推動渝歐合作向産業協同、生態共建升級。借助中信集團資源,建立中信·重慶渝車出海服務中心,助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建設;整合資源成立渝歐先進製造企業賦能中心,構建“1+3+2+N”雙向賦能體系,促進渝歐雙向互動,打造多元協同的産業創新生態。

  更多歐洲先進製造企業正在加入重慶“國際朋友圈”。這座城市正以更開放的姿態鏈結全球資源,拉緊中歐合作紐帶,為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新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