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發布《重慶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産業創新蝶變行動計劃(2026—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重慶將發揮産業基礎雄厚、應用場景廣闊等優勢,積極搶佔人工智能終端産品化、市場化先機,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終端新賽道,着力構建“3353”人工智能終端産業體系。到2030年,人工智能終端産業規模達3000億元以上,推出人工智能終端爆品20款以上,打造典型應用場景50個以上,孵化培育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將實施四大行動。比如,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體前裝為導向,圍繞人工智能PC、人工智能手機、人工智能家電三大優勢終端産業實施蝶變重生行動;
以推動大模型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為導向,推出面向典型應用場景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産品和解決方案,實施具身智能蝶變飛躍行動;
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為導向,加大力度開發市場需求大、産品迭代快、成長性能好的家庭和個人消費智能終端新品爆品,實施個性消費蝶變領航行動;
以滿足“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先進計算硬體産品,配套完善算力基礎設施,實施算力築底蝶變支撐行動,着力構建“3353”人工智能終端産業體系。
除此之外,《行動計劃》還從産業創新發展、集群發展、應用示範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點舉措。比如,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培育開源開放生態、打造創新發展平台、完善産業體系、培育市場主體、拓展應用場景、加強産品推廣等。
值得關注的是,為保障《行動計劃》順利落地實施,重慶將加大政策支持,爭取中央資金,用市級資金和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支持企業參與國標制定,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産品;夯實人才支撐,引進高層次人才並提供多方面支持,推動院校學科建設與校企合作。(記者 梁浩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