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紙幣上的三峽瞿塘峽夔門,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地質“手術”正在進行。

250多米高、140多萬立方米的吊嘴危岩,不僅懸在長江上空,更懸在三峽文化的“命脈”上——它是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的背景,是千年航運文明的見證。一旦崩塌,20米涌浪不僅威脅幾千人的安全,更可能讓這份文化印記蒙塵。

重慶市地礦集團南江勘測公司項目經理李洪江告訴記者,施工中所有錨索、錨桿均採用“暗錨”形式(即將鎖定部分的錨頭嵌入岩體),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風貌的破壞,也有效保護了摩崖石刻等文化古跡。後期還將在混凝土表面通過復綠或噴塗修復,確保治理工程不影響景觀。

據悉,目前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的70%,預計2025年底主體工程完工後,將徹底解除吊嘴危岩威脅。相信這結實堅固的千古絕壁,定能延續讓子孫後代繼續吟誦“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文化盛景。
記者:鄧馳旻、沙青、邱星翔
攝製:雷騰、黃翱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陶玉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