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崛起人才新高地-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18 08:47:39
來源:新華社

中國西部崛起人才新高地

字體:

  新華社重慶11月17日電 題:中國西部崛起人才新高地

  新華社記者周思宇、楊仕彥

  “當我看到中國的人才全景時,感到非常震撼。重慶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這裡不僅擁有雄厚的科技實力,也正積極吸引和匯聚全球人才。”此次到訪中國的歐洲科學院院長羅德里戈·馬丁斯,對這場科技與人才“雙向奔赴”印象深刻。

  11月15日至16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舉行,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項目簽約儀式於期間舉辦。

  羅德里戈·馬丁斯&&,中國的人才環境和創新生態充滿活力,中歐合作前景廣闊。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落戶重慶,將加速中歐在多個領域相互交融,助推相關産業鏈快速應用發展,進一步促進中歐人才交流和技術轉化。

  近年來,中國西部正在崛起人才新高地。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重慶累計引進市外人才33.8萬人,其中緊缺急需人才8萬人,為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築牢人才根基。

  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的實驗室內,科研工作者正緊張有序地開展實驗。“我們通過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高能級科創平台,廣泛吸引海內外優秀科技人才,部分成果已從實驗室走向了生産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裝備輕量化研究所所長趙岩研發的一款汽車用無涂層抗氧化熱成形鋼材料,在輕量化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目前已有多家車企“排隊”等待合作。

  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産量突破95.3萬輛;重慶國際生物城集聚130余個項目、産業規模超1000億元;長壽經開區聚焦新材料産業集群,産業配套率超85%……一系列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中國西部正釋放出引育人才、成果轉換、産業發展的“乘數效應”。

  “西部地域遼闊,風光、水電資源富集,對發展綠色低碳産業而言,是一片創新創業的沃土。我們明顯地看到,在一攬子引才政策的推動下,人才向西部流動漸成趨勢。”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説。

  國際合作,是此次大會的另一個“關鍵詞”。多名參會人士&&,面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浪潮,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人工智能讓知識變得觸手可及,但在需要想象力的領域,人類仍要依靠自己的頭腦。如同幾十年前人們夢想登月,必須先去想象、思考它,而後實現它。”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要超越人類已知的思考邊界,最好的辦法是將來自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人才匯聚在一起,形成孕育新夢想的土壤。

  大會期間,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與歐洲人工智能研究院、荷蘭腦創人工智能公司、法國克雷芒·阿德爾研究所等海外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將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促進人才發展、加速成果轉化。

  “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已經啟動了一系列雙邊合作項目,聯合進行科研攻關,並推動開展青年人才交流計劃。”塞爾維亞科學、技術發展與創新部國務秘書瑪麗亞·格尼亞托維奇説,希望為科學家提供更多跨領域、跨學科的交流機會,推動兩國科技創新實現長足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