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産業人才發展大會在重慶科學會堂舉行。大會以“芯屏器合 才聚未來”為主題,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産才融合發展,匯聚政産學研用各界精英,共商産業發展大計,共話人才培養路徑,為重慶打造世界級電子信息産業集群注入強勁動力。
“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是引領全球科技變革與産業升級的戰略引擎,人才是這一變革的重要基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王俊傑&&,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産業邁向價值鏈高端的最大短板之一。他提出,破解人才難題需構建開放協同融合的新型人才生態體系,以“産教融合”打通供需堵點,推動企業與高校共建培養標準、共享實訓平台;以“科教融匯”激活創新動能,形成“産業出題、科研答題、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以“多學科交叉”培育領軍人才,打造兼具系統思維與跨界能力的“T型人才”“π型人才”。
歐洲科學院院長羅德里戈·馬丁斯作了題為《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創新與人才培養》的主旨報告,指出綠色材料研發與低碳製造工藝將助力産業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向共贏,我們可以創造更多降低能耗、環境友好型的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為人民帶來更大福祉。他還特別強調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就像作家、藝術家創作一樣,科學家也應該把更多想象力運用到科技中,很多新興技術的涌現背後都需要想象力支撐。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在主旨報告《鑄就新質生産力,造柔性電子強國》中指出,柔性電子、人工智能、先進材料、泛物聯網、空間科學、健康科學、能源科學、數據科學是顛覆性技術八大發展方向。柔性電子憑藉“輕薄柔透”四大特性,在信息顯示、健康醫療、新能源、空天裝備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他認為,當前重慶在柔性電子領域已形成顯著創新優勢,相關技術成果已實現産業化落地,推動産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十分值得期待。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教授周明在主旨報告《工業軟體:新一代智能製造的創新引擎》中指出,工業軟體是智能製造的核心支撐,拓撲優化、數字孿生、工業AI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正推動製造業從“經驗驅動”向“倣真驅動”轉型。比如,波音、雷諾等企業通過倣真驅動設計,實現了産品重量顯著降低與研發效率大幅提升。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重慶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凝聚共識、匯聚資源,更搭建了國際化的人才交流與産業合作平台,將推動重慶在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為全國産才融合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相關新聞>>>
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落戶重慶
11月16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産業人才發展大會現場,歐洲科學院、重慶市科學技術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就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項目正式簽約,標誌着重慶在國際人才交流與技術合作領域邁出重要步伐。
據介紹,歐洲科學院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院,擬在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的支持下,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設立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該中心將在促進中歐人才交流和技術轉化,加速中歐在生物傳感、智能終端、基礎材料等領域相互交融,助推相關産業鏈快速應用發展,實現中歐雙邊項目從研發到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
歐洲科學院院長羅德里戈·馬丁斯&&,重慶在電子信息産業領域的戰略布局與創新生態建設令人矚目,歐洲科學院中國中心項目簽約落地,將成為中歐人才交流與技術轉化的重要橋梁。
會上,潤西微電子、勝普電子等5家企業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簽約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項目,總投資達49億元,涵蓋智能製造、汽車電子、AI計算等關鍵領域。嘉陵江實驗室、北京大學重慶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等單位發布了新一代電子信息領域創新成果。其中,嘉陵江實驗室的非標記超分辨光學顯微系統,已在重慶多家三甲醫院試用。
當前,重慶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級電子信息産業集群。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作為全市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的前沿陣地,已形成特色突出、鏈條完整、協同高效的“新型智能終端”“軟體信息”“人工智能”領域現代化産業鏈。下一步,重慶將持續深化産教融合、科教融匯,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服務體系,強化創新平台支撐,優化産業發展生態,全力推進川渝世界級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建設。
另據了解,第三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定於11月26日至28日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舉行,將為産業選拔儲備更多技能型人才。(首席記者 張亦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