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至11月,重慶市開展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提升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
此次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提升行動為應急執法“鑄魂提能”提供了錘煉本領的實戰陣地、互學互鑒的交流平台。大比武決賽將在萬州區舉辦,期待“訓出真本領、練出硬作風、比出精氣神”。
萬州區
“四向發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近年來,萬州區應急管理局多措並舉,有效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動態管理執法檢查計劃。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生産監督檢查計劃,明確全年開展執法檢查161家次,隨機開展執法檢查17至22家次。開展聯動執法,落實“綜合查一次”,邀請專家參與,有效提升問題發現能力,減少執法檢查次數,優化營商環境。
嚴格審核把關機制。優化立案、法制審核流程,提高法制機構審核把關效能;引入法律顧問定期坐班制,提前介入重案、難案、要案;邀請法律顧問列席案審會,有效降低訴訟風險。
持續深化執法改革。制定《應急管理行政監管與執法協同規則(試行)》,劃分前端執法檢查與後端行政處罰職能,加強執法檢查科室與執法支隊聯動配合,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創新助推安全管理。牽頭搭建“政銀保”協同平台,組織多家銀行、保險公司&&“以安全換優惠”的“金融助安”政策,將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等級直接與銀行的貸款利率、授信額度,保險公司的保險費率等金融政策挂鉤。已為45家安全生産標準化達標的規上工貿企業提供貸款6.3億元,預計全年可為相關企業減少利息支出約100萬元。
沙坪壩區
以安全信用構建應急執法格局
沙坪壩區積極響應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提升專項部署,通過技術創新推行無感化遠程智管,依託安全信用實施差異化分類執法。以先行先試的實踐經驗,推動應急執法實現“減數量、強質量、提效能”三位一體目標。
沙坪壩區重塑安全生産監管理念,推動執法更精準、監管更高效。
依託企業安全信用評估模型,從5個關鍵維度評估企業安全生産信用。按照信用評估結果將企業分為四個檔次,結合《企業安全生産分級分類監管辦法》,為合理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提供客觀、科學的參考依據。高信用企業最長可2年覆蓋執法檢查一次,低信用企業每半年至少覆蓋一次。
同時,在轄區2200余家企業上線“企業安全智管服”數字應用,實時感知、識別中毒、燃爆等12類重大風險,通過三級治理中心聯動響應,實現“風險即時預警-處置方案自動推送-多部門協同處置”的高效閉環。建立41類典型違法行為預警模型,自動預警提示企業當前違法行為和違法後果,累計引導、推動企業自主對照排查消除隱患13萬餘條。創新“線上巡查+遠程指導”監管模式,實現無感監管與遠程服務融合。
在此基礎上,聯合司法部門,將安全高信用企業列入行政執法“白名單”,減少入企打擾;聯合金融保險機構推出“信用+激勵”模式,對安全高信用企業提供保費優惠、融資便利等政策支持。目前已服務60余家企業,節約安全支出近10萬元。
沙坪壩區陵江塑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幹説:“‘信用+執法’安心、省心。監管部門可在線看我們隱患排查、教育培訓開展情況,減少現場檢查。同時,應用像是專業的安全管家,裏面的風險管控模型指導幫助我們建立起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
重慶市僑美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收穫了“貨真價實”的激勵——安全評級上去了,購買安全保險可以得到相應的下浮優惠,省下的是真金白銀。政府是實打實地幫企業降本增效,實現安全和發展雙贏。
城口縣
強化執法與服務 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城口縣以本次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提升活動為契機,總結基層應急執法經驗,持續強化基層應急管理治理效能。
城口縣以夯實基層基礎為根本,以強化執法與服務為抓手,將應急管理的“千條線”穿入基層治理的“一根針”。
打通安全監管“末梢神經”。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全力打造鄉鎮(街道)“法定執法+賦權執法+委託執法”“三位一體”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將25個鄉鎮(街道)劃分為四個片區,成立行政執法專項指導組,建立片區指導機制,每季度全覆蓋下沉指導。
構建智慧賦能基層治理。依託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建立網格化巡查機制,使各村(社區)網格員成為發現安全隱患的“前沿探頭”。一旦通過“141”基層智治平台上報違法行為或風險事件,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便能迅速接收、快速處置,並在一小時內反饋結果。
樹立為民執法“溫情品牌”。大力推行“執法+服務”模式,對首次違法、情節輕微的情節,注重教育引導和幫助整改。在水利、農業農村領域安全執法巡查中,耐心勸導和制止危險游泳、非法加工砂石、摩托車超載等行為3500餘人次;常態化開展安全知識宣傳,累計發放各類宣傳單冊50000余冊,凝聚起“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