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清晨的陽光透過嘉陵江畔的高樓,灑進位於渝中區化龍橋的泊寓人才公寓。26歲的字節跳動工程師高銘鑫背着電腦包走出房間,進入電梯,和往常一樣步行5分鐘到達街對面的辦公地點。
幾個月前,他還在為租房奔波,“要麼太遠,要麼太貴”,如今,住進這間配套齊全、設施完善,月租不到2000元的泊寓人才公寓,高銘鑫由衷地感嘆道:“能在公司旁有這樣一間房,安心又踏實。”
在泊寓租住了兩年的安徽人李敏説:“一樓公區的休閒閱讀區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在這裡度過了許多個加班、備考的夜晚和周末,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讓我這個外地人在重慶並不孤單。”
記者在公寓內看到,公區人臉識別門禁可保證租戶安全,每一間房都配備了齊全的家電,動線合理;公寓還有快遞收發、一鍵報修、社區早餐攤等服務,讓住戶就近享受便捷服務。
泊寓人才公寓全稱為萬科泊寓陸海人才公寓,是渝中區探索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新樣本。公寓位於化龍橋國際商務區,毗鄰企業天地等高端寫字樓,靠近軌道交通9號線化龍橋地鐵站,地理位置優越。這裡原定位是以銷售為主的小戶型商務公寓,如今由政府、國資、企業三方合作,打造為保障性人才公寓,成為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的宜居社區。
泊寓人才公寓所在的片區,戶籍人口3.4萬人,聚集了100余家現代企業,可周邊配套的高品質租賃公寓卻很有限。2023年,渝中區敏銳捕捉到供給與需求兩端的錯配問題,由政府出面,引入陸海公寓建設項目,盤活1440套一居室房源,打造長租性質的保障性人才公寓,適配青年人才的租住需求。
在渝中區住房城鄉建設委的監督管理下,人才公寓租金定價嚴格按照保障性租賃住房標準執行。渝中區産業發展集團資産運營主管徐肇鐘介紹,萬科泊寓人才公寓的租金平均比同地段、同品質住宅低50—100元。同時,類似萬科泊寓的非居住類項目同樣落實水電氣民用價格,讓政策更好惠及新市民、青年人等租住人群。
泊寓人才公寓創新採用“國有平台+開發主體+經營品牌”多主體聯合經營模式,引入萬科泊寓運營,“我們為化龍橋人才公寓試點提供了更加精細化的落地服務。”該公寓項目負責人周俊余介紹。數據顯示,泊寓人才公寓自開業以來,年均出租率保持在98%左右,2025年預計將實現營收3160萬元。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渝中區&&《渝中區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實施意見》和《實施細則》,統籌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工作,以盤活存量為主、改建和新建為輔,“徵、租、購”並舉,5年來已有12個項目獲認定,共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3147套(間),有效滿足了新市民、青年人等被保障群體的職住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