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六屆亞洲-大洋洲神經病理大會(AOCN)暨第二十三屆全國神經病理讀片討論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幕。作為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專場活動之一,大會吸引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位頂級學者、臨床專家和科研人員展開交流研討。
神經病理學作為腦科學與疾病研究的關鍵領域,其發展對理解神經系統疾病機制、提升臨床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據悉,本次大會以“跨越海洋,連接智慧:共繪神經病理新藍圖”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前沿、務實的國際交流平台,凝聚學術創新合力,推動神經病理學科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在當天的主旨報告環節,多位國內外權威專家分享了研究成果,深度解析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及腦庫相關研究的新方向,對WHO神經系統腫瘤新分類進行權威解讀,圍繞肌肉病理、腦腫瘤分子機制及路易體相關病理等主題分享突破性研究發現與獨到見解。此外,與會專家還圍繞神經腫瘤、感染與免疫、腦血管病及癲癇等領域展開深入交流。
本次大會將持續至16日,其間還將舉辦專題研討會、壁報展示及全國神經病理讀片討論會等多項學術活動。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會邀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權威專家分享全球前沿的研究進展,中國學者也在會上展示了原創性研究成果,為全球神經病理學研究提供“中國方案”。
本次大會在亞洲-大洋洲神經病理學會指導下,由金鳳實驗室主辦。(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築)
【糾錯】 【責任編輯:陶玉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