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從重慶市委金融辦優化營商環境獲取金融服務工作專班獲悉,重慶市南川區以“加減乘除”組合拳為抓手,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截至2025年9月末,全區銀行機構貸款餘額達669.02億元,同比增長10.05%;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53.8億元,同比增長15.8%。
精做“加法”加大銀企對接走訪
針對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基層銀行“惜貸”“懼貸”等堵點,南川區建立授信&賬,對未獲批企業“一事一議”專題協調,累計組織召開16次融資對接會,解決抵押不足等問題90余個。同時,指導銀行機構做實盡職免責制度,合理確定普惠信貸不良容忍度,激發銀行機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活力。
“我們是一家小型水力發電企業,除水電站建築外沒有其他抵押物,無法辦理傳統抵押貸款。”南川區尖石灘電站負責人&&,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啟動後,企業通過諮詢和意向申報,工作專班組織召開專題協調會,指導意向銀行—郵儲銀行南川支行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創新電費收益權質押擔保方式,免除企業融資所需的資産抵押,迅速為企業發放 170 萬元貸款,有效滿足小型電站融資需求。
自2024年11月機制運行以來,南川區組建“千人走訪團”,走訪4.05萬戶市場主體,解決資金難題等問題6500余件;累計推薦授信小微企業9258戶、金額131.26億元,實際放款9614戶、金額128.7億元,切實打通金融惠企“最後一公里”。
善做“減法”,減少企業融資成本
“我們加強央地協同高位統籌,構建政銀企‘三位一體’小微融資協調機制,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南川金融監管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川區借助“141”基層智治和“信易貸”平台,搭建“採集—初審—交辦—響應”數據流,動態更新“申報清單”“推薦清單”企業&賬,簡化審批手續,銀行審批時限壓縮超30%,最快1個工作日即可放款。
重慶友光礦産品銷售有限公司因經營需要,急需數百萬元流動資金用於購置原材料,但公司和實際控制人無可抵押房産,且公司即將有113.5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如果沒有流動資金補充和存量貸款無還本續貸的幫助,公司將面臨違約困境。通過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建設銀行南川支行隨即與客戶取得&&,通過該行專屬産品“渝鏈·産業貸”授予該公司信用貸款額度112.5 萬元,從客戶在“渝惠融·信易貸”平台提交融資需求到放款,僅用時1天;同時,為該公司存量即將到期的113.5萬信用貸款辦理了無還本續貸,貸款利率較原貸款行降低90個BP。
勤做“乘法”,乘倍放大特色信貸
南川區將文旅康養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着力構建“一山一區一片一帶”文旅産業新格局。針對“178環山趣駕”品牌下露營民宿業態普遍缺乏融資抵押條件的痛點,創新推出“信用+民宿貸”,並配套多項政策與産品支持,迭代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1條”1.0版、“25條”2.0版改革舉措。推出“金佛山鄉村旅游貸”“178民宿貸”等特色信貸産品,匯集11家金融機構172項金融産品形成目錄,引導資金流向先進製造、文旅康養、現代農業等領域。
返鄉創業的徐瑜正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重慶農商行南川支行先後通過“抵押+信用”的方式累計為其提供約130萬元的資金,助力其“三暉田舍”民宿建設。2025年,民宿升級出現資金缺口,重慶農商行南川支行金融網格員獲悉後主動上門服務,現場為其辦理“金佛山鄉村旅游貸”,1筆20萬元信用貸款實現當天申請、當天審批、當天發放,及時支持民宿軟硬體升級,顯著提升接待能力和游客體驗。重慶農商行南川支行行長稱“‘金佛山鄉村旅游貸’已為322戶‘178’沿線經營主體發放該項貸款1.08 億元,顯著增強‘178’環線旅游産業的整體承載力和競爭力,成為産融協同創新亮點。”
巧做“除法”,除去企業信用擔憂
“信用修復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舉措。”南川區法院相關負責人&&,當地&&《關於建立失信被執行企業信用修復聯動工作機制的操作指引》,推行“信用修復靠前辦”,通過共享企業年報、社保、水電氣使用等信息,逐一研判失信企業經營現狀,針對性採取信用修復舉措。同時,對有履行意願卻暫遇困難的企業,積極協調申請執行人,促成雙方達成執行和解,給予企業一定的寬限期,幫助企業恢復“造血”功能。目前,已依法依規指導上百家企業化解涉訴風險避免企業失信,成功幫助5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5家企業法人完成任職資格修復,移除異常經營名錄5386戶,從源頭上減少失信行為的發生。
在此基礎上,南川區積極推行“綠、黃、紅”分類賦色管理模式,圍繞信用記錄、經營能力、納稅情況、財務健康、行業風險5個維度建立評分指標,每季度動態調整預警顏色。截至目前,已累計向銀行推送6221戶“綠色”企業,指導278戶企業實現“黃轉綠”,以信用評價為企業融資增信,助力企業融資紓困。
南川區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持續深化金融“加減乘除”組合拳實踐,聚焦産業需求迭代金融産品、圍繞企業痛點優化服務流程,以更精準的政策、更高效的機制、更優質的服務,不斷擦亮金融惠企“金字招牌”,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強勁的金融動能,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