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1月13日電(韓夢霖)11月13日,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全偉介紹,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重慶)將於11月24日至26日在重慶舉行。活動將邀請一批重點對接及意向合作的大型央國企、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以及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商産業轉移發展對接大計。
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是國家級産業轉移平台,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此次活動圍繞重慶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以“四側”協同、“四鏈”融合為主線,設置1場綜合活動和5場專題對接活動。
“我們將通過政策解讀、産業推介、技術分享、項目對接、項目簽約等環節,全面展示重慶産業優勢和發展機遇,促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産業轉移與高質量發展搭建高效對接平台。”全偉介紹。
此外,重慶市具身智能協同創新聯合會、模創空間、重慶市具身智能開放實驗室、重慶市具身智能校企合作實驗室等一批聚焦前沿領域、服務産業發展的機構與實驗室將在重慶掛牌成立。這些機構與實驗室的落地,將從創新協同、技術研發、人才培育等多維度發力,為重慶在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等領域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活動中還將發布重慶市汽車、機器人和低空經濟産業高質量發展人才需求目錄、“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人才需求監測體系建設成果、《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年鑒》、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崗位(群)能力需求藍皮書等一系列需求目錄和成果。這些需求和成果的發布既為重慶承接産業轉移提供需求導向,也為企業落地、人才就業、行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5場專題對接活動舉辦期間,還將同步開展精準産業項目對接與簽約,針對不同産業領域組織東部轉移企業與全市區縣、園區、本地鏈主企業面對面洽談,推動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先進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項目落地。
截至目前,中國中信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國鋁業集團、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有研科技集團、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等央企負責人,海康威視、阿里巴巴、洪泰基金等知名企業負責人,薛其坤、張建偉、沈昌祥等知名院士專家將出席活動。
全偉&&,重慶把項目對接作為提高辦會成效的“重中之重”,精準招引了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並將在開幕式上進行集中簽約。截至目前,央企、世界500強、上市公司、行業龍頭、專精特新企業簽約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分別佔項目總數的40%、56%,承接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産業轉移項目佔比達到71%。活動還將進行一系列成果發布,集中發布中北斗伏羲無人機飛行融合管控系統、“車機一體”産品發布、全球新型顯示集採平台等新平台新産品,舉行具身智能開源社區上線儀式等系列活動,賽迪重慶先進製造業科創中心、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汽車評價分會等機構將揭牌成立,全方位搭建産業協作與創新賦能平台。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涂興永&&,2023年,重慶首次承辦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以來,重慶加快形成“四鏈”融合産業協同體系,實現産業轉移承接從“引項目”向“強産業、優生態”提升。2023年以來,全市共簽訂製造業招商引資項目2917個,合同金額達11587億元,其中來自東部地區的産業轉移項目1381個、合同金額9528億元,分別佔製造業招商項目總數和總額的47.3%和60.1%。這些轉移項目主要聚焦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三大萬億級産業集群,以及智能裝備與智能製造領域,合同金額佔比達78.4%。其中,81%的項目來自於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東部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