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順豐速運重慶中轉場,高速運轉的自動化窄帶機為易碎品“保駕護航”。記者 何賽格 攝/視覺重慶

11月10日,中鐵快運的工作人員將高鐵列車上的快遞運往營業部。重慶火車站為“雙十一”貨物開設快遞包裹綠色通道,以保障運輸效率。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以前‘雙十一’網購收貨要等上一個禮拜,現在兩三天就到,有時候當天就收到了。”11月10日晚,家住兩江新區的李艷紅下班後回到小區,從快件箱取出網購的棉服後感慨道。
近年來,“雙十一”周期不斷拉長,高峰期不再是單點爆發,而是呈現多次波峰的特點。數據顯示,10月21日至11月10日,全市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超3.6億件,攬收快遞包裹1.45億件,同比增長18.94%;投遞快遞包裹2.23億件,同比增長9.97%。據市郵政管理局預測,旺季將持續至2026年春節前,其間將經歷“雙十一”“雙十二”及元旦前的多輪業務高峰。
11月10日,記者走進多家快遞企業作業一線,探訪他們如何用科技、服務與溫情托起千萬消費者的期待。
更高效
無頻次作業,緩解郵件積壓
早晨7點,重慶市郵政分公司人和攬投部已進入全天候運轉模式。籠車整齊排列,投遞員正將重件、輕小件、異形件分類裝車,動作行雲流水。
“我們服務面積約57平方公里,覆蓋54萬人口、6個街道、61個居委會。”人和攬投部副經理代茜蕾介紹,“雙十一”期間,日均進口量達4.5萬件,預計11月11日迎來5.5萬件的小高峰。
為應對包裹“洪峰”,人和攬投部啟動了“人歇機不歇”的全方位應急預案。記者在現場看到,分揀機不停運轉,60個格口有序分流包裹,5個供包&前,工人每小時處理上千件包裹。針對進口郵件較大的情況,攬投部將以往早、中、晚3個頻次投遞的方式改為“無頻次作業”,大大減少了郵件積壓現象。
與此同時,郵政系統也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郵件可通過無人機派送至幸福廣場、移動大樓,再由投遞員將郵件直接送到收件人手中,其速度遠超傳統汽車派送。
更安全
科技設備加持,避免包裹錯分錯發
走進順豐速運重慶中轉場,自動化窄帶機正高速運轉,酒水包裹在傳送帶上平穩滑行,不再需要工人一件件輕拿輕放。“今年我們新增了兩套自動化窄帶機,為易碎品‘保駕護航’。”順豐速運重慶中轉場負責人秦鴻飛説,以前人工分揀酒水包裹,一小時頂多500件,現在機器每小時能分揀3500件,商品受損率也大大降低。
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AI探頭的應用。窄帶機左右供應&兩邊都安裝了AI探頭,這45個“電子眼”實時監測包裹狀態,一旦發現疊放、破損等異常,系統會自動識別並報警,避免錯分錯發。“有了AI探頭,錯分概率從萬分之五下降到十萬分之一。”秦鴻飛説。
更有序
智能調度,動態規劃最優路徑
走進中通快遞重慶管理中心,仿佛進入一個“物流大腦”。在中央控制室裏,監控員24小時值守,屏幕上實時顯示480輛幹線運輸車輛的情況,包括運行軌跡、貨品數量、司機狀態等,還有超速報警、超時報警等功能,最近又新增了異常天氣預警提醒。
“這是我們打造的智能調度系統,可實時預測包裹量,動態規劃最優路徑。”中通快遞重慶管理中心總經辦主任代燕凝説。
末端服務也在悄然升級。代燕凝介紹,中通重慶積極構建“兔喜驛站+智能快件箱+上門服務”多元末端服務體系,今年新增近40萬個兔喜格口,覆蓋多個大型社區,打造“下樓即取”的便捷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靈活、全天候的取件體驗。
拿着剛取到的動漫手辦,渝中區居民王天放欣喜地説:“現在小區裏的快件箱越來越多了,隨時都能取件,對我們上班族非常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