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重慶11月12日電(李海嵐)11月12日,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長江海事局、重慶市交通運輸委、重慶市船檢公司等單位建立的長江上游(奉節)船舶檢驗通檢互認示範站在重慶奉節正式投入運行。
當天,示範站為首艘通檢互認合格船舶頒發檢驗證書。領取到新船檢證書的船東成某某&&:“以前檢驗要專門跑回船籍港,費時費力又費錢,現在在奉節錨地待閘期間就能就近申請檢驗、就近取得船檢證書,每艘船能為航運企業節約成本近萬元!”
奉節臭鹽磧錨地是三峽庫區最大的待閘錨地,每天均有200余艘船舶在此待閘,三峽船閘檢修期間每天最高可達500余艘,航運集聚效應顯著。新增的長江上游(奉節)船舶檢驗通檢互認示範站依託信息化平台,實行“一次性登輪、一站式服務”的便民措施,為航經三峽庫區各省市符合條件的內河船舶提供便捷、高效的年度檢驗和臨時檢驗服務。據測算,通檢互認船舶檢驗需求響應時間可縮短60%以上,檢驗業務辦結時限可縮短50%以上。
據悉,自2024年10月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啟動船舶檢驗通檢互認工作以來,重慶率先在萬州、巫山開展試點工作,截至2025年10月,共對218艘次船舶實施通檢互認,船舶待檢時間顯著縮短,累計為航運企業節約成本200余萬元。
【糾錯】 【責任編輯:陶玉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