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10日,2025年重慶綦江區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會暨“齒輪工匠杯”勞動技能大賽舉行。來自19家企業的43名技能能手同&競技,在樣品製備、精準操作、數據處理等環節展開較量。
大賽由綦江區總工會、區人力社保局、高新區管委會、團區委、區婦聯、區科協聯合5家非公企業共同舉辦,以“匠心鑄齒輪,技能興綦江”為主題,精準對接産業發展需求,設置數控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兩大核心賽項,涵蓋理論筆試和實操考核環節。經過兩天的比拼,角逐出一、二、三等獎,並為獲獎選手和獲獎單位頒獎。其中,重慶恒銳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選手劉濤、綦江永和工業有限公司選手蔡春飛分別斬獲加工中心操作工項目和數控車工項目一等獎。

“大賽既檢驗了職工技能水平,更搭建了交流提升平台,將激勵大家傳承工匠精神,積極投身産業建設。”重慶市永和直錐齒有限公司生産副總吳家超説。

“這份榮譽是認可更是鞭策,我將繼續鑽研技藝,把精湛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助力優質産品製造。”重慶恒銳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車間主任劉濤説。

此次“齒輪工匠杯”勞動技能大賽的成功舉辦,是綦江區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該區立足“2+4”産業發展需求,將産改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聚焦思想引領、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制度創新等取得了積極成效。以黨建統領為核心,依託紅色資源開展宣傳教育50余場,覆蓋産業工人1萬餘名,全區非公企業工人黨員達1864人,74名産業工人當選“兩代表一委員”,産業工人主人翁地位顯著提升;通過“綦心幫”平台、專場招聘會等舉措,助力3萬餘人實現就近就業,完成170余名工人學歷提升及3000餘人技能培訓,建成各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1個,集聚核心技術骨幹252人;持續完善權益保障機制,不斷增強産業工人獲得感,全方位推動隊伍提質增效,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築牢人才支撐。(李國 夏桂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