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一筷何以挑起百億産業?-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12 07:03:02
來源:新華網

重慶小面,一筷何以挑起百億産業?

字體:

  新華網重慶11月12日電(劉磊)有人説,喚醒重慶人一天的,往往是一碗小面。當翻滾的紅油裹着筋道的麵條,蒜末、芽菜、花生碎碰撞出層次豐富的香味,山城的煙火氣就升騰起來。

  2024年,重慶小面全産業鏈産值超560億元,全市小面門店約8.6萬家,日均銷售超1200萬碗。短短的小面,正“拉”起長長的産業。

一碗小面端上桌,油辣子、花椒、蔬菜蕩漾着誘人的香氣,這是重慶人美好一天的“打開方式”。新華網發

  11月14日,以“重慶小面·面行天下”為主題的2025重慶小面推廣消費季暨第五屆重慶小面文化節,將在大渡口區拉開帷幕。期間重慶小面産業發展大會、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全國行、“義渡金手指”展示交流等10余項活動將陸續開展,全面展現重慶小面的文化魅力與産業實力,推動“重慶味道”香飄四海、走向全球。

行走在位於大渡口區的重慶小面館博覽館,就像開啟了一場探尋小面歷史的奇妙之旅。新華網發

  全景展示重慶小面文化名片

  重慶與小面結緣,已有400多年歷史。早年間,小販們以扁擔挑起炭爐與佐料,沿街叫賣麵條;後來,他們不再走街串巷,而是支起了一個個攤位,招攬食客們匯聚於此,小面這一市井美食也逐漸固化為重慶人雷打不動的“晨間儀式”。

  幾百年來,重慶小面與這座城市相生相融,積蓄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小面裏有重慶人的性格,麻得直率,辣得痛快,恰如山城人爬坡上坎的韌勁。”業內人士稱,深厚的文化認同,使小面從飽腹之食昇華為城市的味覺圖騰,也成為外界感知山城的“味蕾入口”。

  為讓“小面文化”走出巷陌,吸引更多人愛上重慶小面,近年來,重慶以“重慶小面”為核心元素,前後舉辦四屆主題文化節。

  今年舉行的第五屆重慶小面文化節,將於10月至12月期間採用“1+1+5+5+N”模式全面開展。

  兩個“1”,指的是1場開幕啟動儀式和1場重慶小面産業發展大會。兩個“5”,指的是5場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全國行活動和5個圍繞重慶小面文化節開展的系列活動。“N”,即N家重慶小面企業圍繞活動主題自行開展的各類推廣活動。

  將於本月14日在大渡口區九宮廟步行街進行的開幕啟動儀式是活動的重頭戲之一,屆時將打造一場集開幕大會、直播大會、選品大會、品牌推廣大會於一體的産業盛會。系列活動同樣精彩紛呈。“義渡金手指”展示交流活動將匯聚重慶各地名廚,展示重慶小面等美食技藝與飲食文化;重慶小面文化探究作家媒體行將組織文化紀實類作家、媒體深入大渡口區實地調研,挖掘重慶小面背後的故事。

  “我們不僅要讓食客品嘗到美食,更要讓他們讀懂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活動主辦方&&。

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全國行活動首站在成都寬窄巷子開啟。新華網發

  多元活動助推山城風味香飄四海

  10月24日,一場重慶小面“快閃”活動在成都寬窄巷子舉行。這是備受關注的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全國行活動首站。

  “花椒的麻、辣椒的香,正是重慶小面的靈魂!”成都市民李女士在試吃後連連稱讚。當天十余家企業通過産品展示、現場烹制、美食品鑒等方式,向成都市民游客展示重慶小面的獨特魅力,線上線下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活動第二站已於10月30日在哈爾濱啟動,3天時間內,參展企業線上線下交易額突破百萬元。其餘三站活動將於12月底前陸續在南京、鄭州、廣州開展。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重慶小面文化節活動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特別策劃了重慶小面進全國核心商圈、進熱門景區、高校快閃等特色子活動,增加了線上電商直播、線下趣味挑戰等環節,形式靈活多樣,參與場景立體多元,旨在讓重慶小面加速融入年輕消費圈層。

  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全國行的火爆人氣,是近年來重慶小面加速走向全國餐桌的生動縮影。

  以大渡口區為例,當地多個重慶小面連鎖品牌,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門店。其中,呼啦面館歷經2年時間培育,在全國已有超300家門店。

重慶小面預包裝産品智能化生産車間。新華網發

  “舌尖經濟”賦能城市綠色轉型

  儘管重慶小面已構建起百億級産業,但長期以來,業態高度依賴線下,品牌分散、標準不一。要想更好走向全國,亟需突破“味道難統一、品質不穩定”的瓶頸。

  轉機出現在2021年。大渡口區率先規劃建設重慶市小面産業園,聯動一二三産業優勢資源,着力打造“可以帶走的重慶小面”。園區已引進井谷元、金牌幹溜等80余家企業,並主導制定《重慶小面》《重慶小面生産技術規範》等團體與地方標準,對麵條筋度、紅油辣度、佐料配比等進行全程規範。

  制定標準不僅能保證重慶小面的純正味道,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産品質量的前提。

  為助力打造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本屆重慶小面文化節期間,大渡口區牽頭開展了《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授權及應用》研討會,重點解讀《重慶小面預包裝食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有效增強重慶小面品牌市場競爭力,同時進一步規範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使用、管理等。

  標準化正釋放出明顯的效益。園區企業推出的預包裝小面通過電商平台銷往全國,部分産品復購率超過30%;“重慶小面重慶造”區域公共品牌統一標識,幫助消費者快速識別正宗産品。

  聚焦“推動重慶小面産業高質量發展”核心目標,本屆重慶小面文化節還特別設置重慶小面産業發展大會。屆時,行業協會專家、電商平台代表、金融機構代表、重慶小面全産業鏈企業代表等將齊聚一堂,就政策支撐、産業趨勢、前沿技術、平台搭建、品牌出圈等,探討麥製品産業未來發展趨勢、全域渠道融合、爆品打造、年輕消費群體觸達、國際市場開拓等實戰策略。

  “大渡口區將持續把以重慶小面為主的食品農産品加工産業作為全區主導特色産業之一進行重點培育,預計2025年全産業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元。計劃到2027年,全産業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重慶小面産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大渡口區,昔日“鋼鐵重鎮”,今朝“公園綠城”。新華網發

  事實上,重慶小面産業在大渡口的崛起,也映射出一座傳統工業城市的轉型智慧。

  “過去大渡口以重鋼聞名,如今我們‘別開生面’,借‘一碗麵’推動工業區向綠色食品産業高地轉型。”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小面雖小,卻是‘舌尖經濟’的典型樣本——它印證了,只要根植文化、持續創新,市井煙火亦可成長為支柱産業。”

  11月14日,大渡口區九宮廟步行街,這場關於重慶小面的文化節等你赴約,感受重慶小面麻辣鮮香的舌尖誘惑與匠心傳承的文化厚度,沉浸式體驗線上互動的靈活暢聯與線下活動的熱鬧鮮活,共同見證這場兼具煙火氣與發展力的行業盛會!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