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網格員了解到我的困難後,三天就把新電飯煲送來了!”開州區趙家街道清橋村81歲的獨居老人余大爺撫摸着嶄新的電飯煲,眼眶泛起暖意。
據了解,余大爺原有的電飯煲突然故障,腿腳不便的他連熱飯都成了難題。開州區趙家街道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發現這個需求後,立刻通過“141”基層自治平台上傳到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
不到1小時,這條“微心願”就通過“141”基層智治平台派單至指揮中心,趙家街道黨工委隨即發動區人大代表和愛心單位認領。轄區愛心企業負責人看到信息後第一時間響應,不僅採購了品牌電飯煲,還安排員工專程送貨上門,手把手教老人使用。
針對“小事無人理”困境,趙家街道組織網格員、“法律明白人”、志願者等力量成立微心願“圓夢隊”,採取日常巡查、線上“隨手拍”、群眾即時報等方式24小時收集民生訴求。截至目前,該街道網格員通過常態化走訪收集解決各類“微心願”185個,基本實現“群眾點單、網格接單、中心派單、社會認單”的閉環模式。
“小到一件羽絨服,大到居家環境改造,都有人惦記着。”該街道民生服務崗負責人介紹,參與心願認領的既有人大代表、議事代表,也有愛心單位。留守兒童想要的課外書、殘障人士急需的助行器,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在社會力量的合力下一一落地,暖到群眾心坎裏。
據悉,趙家街道通過建立“三級&賬”,即基礎設施、就業幫扶等“大事”由街道管,環境整治、設施報修等“小事”由村社辦,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實現“微心願”由網格幫,同步推行“搜事、分事、議事、辦事、督事、評事”六步流程,形成“336”民生實事辦理機制。“這些探索,最終凝聚成‘家事有理(你)’黨建品牌,其內涵就是趙家的事情‘依法理、有人理、講道理、事理順’,目的就是變‘政府幹、群眾看’為趙家的事情大家辦。”趙家街道黨工委書記全修橋説。(程林偉 陳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