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1+7+11+N”智慧治理體系賦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1/04 15:45:16
來源:渝中區委宣傳部

重慶渝中:“1+7+11+N”智慧治理體系賦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

字體:

  11月4日,渝中區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渝中精彩一頁”系列主題發布會,介紹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現代化治理成效。

  “十四五”期間,渝中區創新構建“1+7+11+N”城市治理指揮體系,打造區城治辦、區治理中心、“兩辦”值班室一體指揮中樞,縱向貫通解放碑等7個一線指揮部和11個街道基層治理中心,橫向協同公安、應急等N個部門,全面提升城市便民服務效能和風險防控能力。

  在渝中區治理中心,一塊巨型屏幕實時跳動着各類數據——這裡匯聚了231類、65.78萬個物聯感知設備,覆蓋2005棟高樓、51座橋梁、13個隧道及2032公里地下管線,構建起感知態勢“一張屏”、風險管理“一張圖”的智慧中樞。

  “我們落圖管理高樓消防、防洪排澇等180類、1.25萬個風險點,實現‘清單—地圖—場景’三位一體綜合管控,為城市安全運行裝上‘數字慧眼’。”渝中區治理中心主任陳大斌説。

  依託智慧服務體系,渝中區將1451項服務事項搬上“雲端”,“最多跑一次”比例達99.45%,7.4萬件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實現閉環解決,辦結率100%。

  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渝中區堅持“投融建管運”一體化、“留改拆增升”全路徑,實施十八梯、山城巷等城市更新項目,累計煥新老舊小區800萬平方米。高效利用“邊角地”“閒置地”等城市空間資源,新建小微停車場54個,新增、共享停車位7953個,解放碑商圈建成投用全國首條7.5公里地下環道,緩解地面30%的交通壓力。

  同時深化打造涵蓋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綜合服務的“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迭代建強“街巷裏的就業創業平台”“屋檐下的學習課堂”“家門口的醫療診室”“樓底下的文化中心”“社區中的養老驛站”,讓日常公共服務不出街道,基本生活服務不出社區。

  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也為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現代化治理賦能。渝中區打造重慶首個景區綜合執法場景,洪崖洞景區綜合執法專班實體化運行,旅游投訴同比下降21.31%。推動街道城管執法與綜合執法深度融合,破解網約車線下攬客、佔道經營、旅拍亂象等一批城市治理難點問題。深化跨區域執法聯動,聯合九龍坡區、沙坪壩區組建城市巡邏隊、共建禁漁巡護站,有效掃除監管“死角”。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