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開州區趙家街道創新建立議事協商機制,整合陣地資源,打造多元協商場景,推動議事過程公開透明、協商成果可感可測。依託“渝裏鄉商”平台,該街道精準對“一老一小”、養殖戶等群體需求,辦成一批民生實事,提升群眾幸福感。
“朝陽紅”織密“一老一小”幸福網
在趙家街道朝陽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每到周末就能聽見孩子們爛漫的笑聲和老人熱鬧的交談聲。
開州區外出務工人口多,“孩子沒人管、老人沒人陪”成為不少家庭的牽掛。在朝陽社區,趙家街道依託“朝·陽-紅”黨建品牌,組織街道代表、黨員代表、社區幹部、居民代表、網格員等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議,就如何服務好“一老一小”群體展開深入探討。
大家集思廣益,最終形成了“小敬老、老輔小、老攜老、小聯小”的互助格局。由學生成立表演隊,定期開展文娛表演活動;社區老黨員成立志願隊,課後周末為留守兒童提供作業輔導;組建“夕陽紅”老年健身團,開發“逛周都”“游南山”等散步路線4條;成立“小聯小”兒童隊,指導留守兒童學習生活。
目前,朝陽社區文娛表演隊伍已累計惠及群眾2300餘人,志願者為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輔導課後作業、指導個人衞生620餘人次。

周都村開展院壩會徵集協商議題。
鄉村茶社匯聚産業發展“智”力
今年4月,周都村建成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管理調度站、周都巴渝實踐站,在站內的鄉村茶社,代表們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民意、匯聚民智。
“我想養雞增加點收入,但買雞苗要不少錢,養大了又不知道賣給誰,養殖技術也跟不上,心裏一直沒底。”周都村村民王大哥説。
了解到村民需求後,周都村邀請15戶核心需求農戶、3名養殖大戶、企業負責人等,在鄉村茶社召開專題協商會。
“要是能幫我們把雞苗成本降下來,再保證銷路,我們肯定願意養!”村民代表們率先打開話匣子。村裏的養殖大戶陳師傅&&自己可以分享防疫、喂食的經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合作細節反復溝通,最終確定了合作方案。
如今,周都村“智慧養雞”項目已順利落地,23家農戶達成合作,累計為他們發放雞苗3000余只。(譚雅儷 賀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