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

“川渝心連心 家風潤萬家”文藝展演。
10月28日,“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共建川中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第2次聯席會議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行。
會上,四川省遂寧市、資陽市和重慶市大足區、潼南區分別介紹了本地區共建川中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工作開展情況,共同簽訂了《“傳承巴蜀文化 行讀川中渝西”遂資足潼四地研學旅游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資源整合與服務協同,推動形成“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共推”的文明實踐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川中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是川渝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重點之一,涵蓋四川省遂寧市、資陽市和重慶市大足區、潼南區四個地區,自2024年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四地聚焦文化傳承,通過編撰《巴蜀石窟全集》,開展“文物課堂”“非遺體驗課”等形式,推動川劇、變臉等非遺技藝走進普通老百姓。聚焦紅色文化資源,通過聯合組建“紅色宣講團”、培訓“紅領巾講解員”、舉辦紅色講解員大賽等形式凝心聚魂。聚焦移風易俗,組織川渝兩地毗鄰文明實踐站推行“跨村議事會”,組建“新風銀行”、新鄉賢聯盟,倡導“零彩禮”,進一步傳播文明新風尚。聚焦文旅融合發展,聯合拍攝《雙城喜事》《獅舞少女》《重慶遇見愛》等微短劇,共同主辦“曲藝頌芳華·諧趣樂遂州—川渝諧劇藝術展演”“詩畫涪江·韻流巴蜀”“涪江文化藝術節”“泛涪江流域文旅推薦官走進潼南”“遂潼一家親·民藝梨鄉行”等文旅活動,不斷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
重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李金滿&&:“接下來,我們將堅持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標準不降,以‘一家人’的自覺和熱情,把川渝文明實踐共建從‘階段性任務’變成‘常態化堅持’,通過開展全面深入、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加速推進川中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建設。”
會前,與會人員還實地調研了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明月社區、雙江鎮金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運行情況,觀看了“川渝心連心 家風潤萬家”文藝展演。(吳鑫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