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重慶南岸地區生産總值實現千億級跨越 “未來産業”加速興起-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0/17 21:01:42
來源:南岸區、重慶經開區

“十四五”期間重慶南岸地區生産總值實現千億級跨越 “未來産業”加速興起

字體:

  2023年重慶市南岸區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今年6月西部最大高鐵樞紐——重慶東站已經正式建成通車,今年9月國家人工智能學院(重慶)和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在10月17日南岸區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南岸貢獻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南岸區發展改革委主任趙劍敏&&,五年來,南岸區正經歷“城市能級”的跨越、“新質生産力”的突破和“未來産業”的興起。

南岸區城市風貌。

  謀創新、興産業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過去五年,南岸區累計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平台236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7.5件、居全市第1。技術合同登記超4000項、交易額近180億元,共有35項成果獲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約佔全市總數的1/4。

  創新驅動帶來先進製造業聚勢躍升。趙劍敏介紹,目前南岸區規上工業總産值預計突破千億元,“3+2”産業格局加速形成。培育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美的製冷入選全國首批數字化轉型成熟度“三星級”企業,美的通用建成全市首家“燈塔工廠”。

  此外,金融業支撐更加有力,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佔GDP比重從“十三五”末的9.5%提升至目前的20%左右;生産性服務業提質賦能,信息産業從業人員超5萬人、營收超過360億元;消費潛能持續釋放,南岸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連續2年獲評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

美的通用在南岸區建設的“燈塔工廠”。

  抓改革、促開放 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重慶推進“三攻堅一盤活”改革,即國企改革、園區開發區改革、政企分離改革攻堅,有效盤活國有資産。

  “我們加速推進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兩區融合,充分釋放‘1+1>2’的協同效應,園區開發區改革核心指標位列全市A檔。國企全面提質增效,區屬國企凈資産增長60%。”趙劍敏介紹,同時,南岸創新設立“四園一港”作戰單元,組建5大招商團隊,累計引進超20億元重大項目29個,招商到位資金突破800億元。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南岸創新推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制定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包聯重點企業3219家,實現走訪服務全覆蓋,企業訴求7日辦結率超95%。“十四五”期間,南岸區年均新增市場主體2.1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近60%。今年9月,美心、沙師弟等12家企業入圍全市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上榜數量全市第一。

  南岸也是重慶市重要的對外開放高地。過去五年,南岸獲批全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驗區,東盟—中國國際合作園區成功設立,&達電子西部、雲際資本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進出口總額累計達5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規模持續位居全市前列。

煥然一新的南岸區下浩裏老街備受游客青睞。

  精管理、提品質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過去五年,南岸持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大項目、打通大動脈,大力推進跨江隧道、主幹路網和軌道交通建設,軌道6號線東延段、10號線全線通車,新增軌道運營里程13.2公里。

  另一方面,南岸以城市更新讓老城區既留得住“煙火氣”,又煥發出“新活力”。“我們抓試點、樹標杆,超40個項目納入全市城市更新試點,老舊小區改造完成430萬平方米,‘超級80街’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城市更新示範項目,金堰社區入選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趙劍敏介紹。

  此外,為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南岸不斷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趙劍敏説,目前南岸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應用數量位列全市第2、系統貫通覆蓋率居全市第1。

  兜底線、惠民生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過去五年,南岸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謀劃實施民生實事51件,推動解決了一批在養老、托育、安居等方面的突出難題,切實將民生投入轉化為群眾可觀可感的民生福祉。提質打造了一批“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適的幸福生活。

  作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南岸區持續加大教育資源投入,新增中小學6所、普惠幼兒園165所,新增學位近1萬個。

  趙劍敏介紹,在就業保障方面,西部首個人力資本服務産業園也在南岸區迎龍創新港開園運營,累計提供培訓26.5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超過20萬人。(劉磊)

【糾錯】 【責任編輯:朱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