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土特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匠心打造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10/16 08:27:13
來源:重慶日報

讓土特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匠心打造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

字體:

2025年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大眾評選活動現場

主持人介紹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細則和相關情況

  單價從幾元漲到一二十元,帶動6萬戶果農、181家經銷商、15家供應鏈企業增收……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地被刷新。

  截至目前,巫山脆李以105.17億元的身價躋身全國同品類前列。短短幾年時間,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果果緣何“長”成全國聞名的金果果?

  品牌,是推動奉節臍橙、巫山脆李等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力。重慶品牌賦能産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案例不勝枚舉。

  為評選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範圍廣、文化底蘊深厚的巴渝“土特産”,202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農業農村委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了《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工作方案(2025—2027年)》。擬在3年內累計評選100款巴渝名優“土特産”。其中,2025年評選40款,2026年、2027年各評選30款。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入選“土特産”年度銷售額提升10%以上,綜合溢價率提升15%以上,帶動100家以上新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帶動100萬戶以上農戶增收。

  頂層設計 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活動啟幕

  重慶多山,山地丘陵面積佔比九成多,大規模發展農業受到了一定限制。但與此同時,大山大江也饋贈了重慶豐富的物種資源、多樣的立體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在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鄉村産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為丘陵山區的典型代表,我市“土特産”豐富,品類齊全,孕育了一大批農業區域品牌。但從全國品牌影響力來看,當前農業品牌培育還存在品牌不聚焦、好産品難以賣出好價格等問題。

  如何實現從單純賣産品向賣品牌轉變,以品牌之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緊緊圍繞充分挖掘‘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重要指示要求,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我們制定了《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工作方案(2025—2027年)》。”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

  藍圖已繪就,如何抓好落實?需要以統籌全局的戰略眼光,下好下活一盤棋。

  我市建立了由市農業農村委、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商務委、市文化旅游委組成的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專項工作機制,並對職責和任務進行了分工,凝聚了育品牌、護品牌的強大合力。

  為強化巴渝“土特産”農業品牌實力,進一步提升重慶農業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今年6月,一場覆蓋全市,全民參與的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活動在重慶啟幕。

  “這場活動不僅是選出代表重慶特色的優質農産品,更以市場化思維重塑農業品牌培育路徑,讓巴渝名優‘土特産’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大市場。”上述負責人説。

  優中選優 層層打擂40款名優“土特産”應運而生

  為確保評選工作高效推進,重慶構建了“市級統籌—區縣聯動—專班攻堅”三級協同平台,實行“周調度”機制。市級層面聯合多部門成立專項工作機制,相關市領導主持專題會議部署;區縣組建工作專班落實專人負責;市農業農村委成立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每週匯總進度,形成上下貫通的工作閉環,為評選築牢組織基礎。

  8月23日下午,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大眾評選活動在重慶融創文旅城舉行,百名大眾評審通過現場打分,選出了40款心儀的巴渝名優“土特産”。

  “經過前期産品徵集和初步篩選,本次大眾評選活動我們對符合要求的121個‘土特産’進行集中展示,開展現場比拼,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土特産’産品。”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在大眾評選活動中,全市各區縣及市級協會的40余名推薦官,依次登&為“土特産”代言,讓現場觀眾沉浸式感受巴渝風味。

  “詩仙李白,您好!我是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推薦官思穎。您這是穿越到千年後的重慶萬州啊。”“哦,想起來了,當年我曾五過此處,在這裡吟詩會友,飲酒對弈,快樂逍遙,好不樂哉!”一場穿越千年的情景劇,讓詩人李白跟隨推薦官走近萬州“土特産”。

  現場推介中,除了聲情並茂的情景劇、説唱、脫口秀外,推薦官還以PPT、視頻等形式,為各自的“土特産”代言。

  9月,品牌商標、産品加工、美食文化等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團,按“大眾評選25%+專家評審50%+區縣宣傳25%”的原則,對産品進行專業評定。最終擬定40款2025年度巴渝“土特産”入圍名單。

  與此同時,評選期間,我市重點打造“市級+區縣”“傳統+新興”的全媒體傳播格局,讓巴渝“土特産”持續“破圈”。比如,啟動階段,20余家主流媒體同步發布活動公告及LOGO、大眾評審徵集信息。

  “按計劃,今年將評選40款名優‘土特産’,2026年和2027年分別評選30款,3年共計評選100款。”該負責人&&,通過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評選,將進一步提升全市品牌農産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為全重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貢獻力量,構建具有山城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新範式。

  持續出圈 讓“土特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農業品牌是農産品的“身份證”,是農業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從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來看,一個成熟的品牌,不僅能顯著提升農産品的市場溢價能力,更是推動産業鏈整合、引導要素聚集的“磁力核心”。近期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便是最好的佐證。

  當天,500平方米的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主題展館集中展示重慶火鍋、奉節臍橙、涪陵榨菜等百餘款産品,20餘人組成的直播團隊聯合百萬粉絲網紅帶貨,智能機器人擔任“數字導購”,“袋走土特産”打卡點、品鑒專區吸引市民踴躍參與。

  數據顯示,展會期間巴渝“土特産”名優百品線上訂單超2萬單、銷售額220萬元,現場銷售及掃碼訂單700余萬元,日均接待品鑒市民6000餘人次,科技賦能與互動體驗讓“渝味”深入人心。

  同時,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入選巴渝“土特産”産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5%以上,品牌溢價超10%,進一步印證了巴渝“土特産”品牌的消費活力。

  農業品牌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過這些年的持續培育,我市已構建起以“市級+區縣級”區域公用品牌為主體的巴渝“土特産”品牌矩陣,走出了“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産業、闖出一方市場、富裕一方農民”的品牌賦能農業新路。

  以奉節臍橙為例,通過持續培育打造“奉節臍橙”品牌,實現“一棵樹致富30萬人”,書寫了踐行“兩山”理念的綠色傳奇。

  在涪陵,當地通過品牌創建,以及“企業+合作社+農戶”股份合作模式,讓榨菜這個“青疙瘩”變成了“金疙瘩”,實現品牌價值達379.24億元。

  ……

  如今,奉節臍橙、涪陵榨菜、巫山脆李已成為全産業鏈産值、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雙百億級”的強村富民“大産業”,成為響噹噹的重慶“三大寶貝”。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接下來入選的巴渝“土特産”將優先享有LOGO授權、媒體宣傳、地標展示、消費券支持、文旅賦能、直播帶貨、金融支持等多重政策支持。到2027年底,實現入選“土特産”年銷售額提升10%以上,綜合溢價率提升15%以上,全面提升巴渝“土特産”競爭力、影響力、美譽度,讓“土特産”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