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慶市印發《建設産業工人發展型城市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全市“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與産業發展、城市發展融合互促,加快建設産業工人發展型城市。

根據《實施方案》,重慶正按照“1154”思路推進改革,即緊扣“建設産業工人發展型城市”1個總目標,圍繞“建設與重慶産業發展相匹配的一流産業技術工人隊伍”1項主要任務,健全“紅岩鑄魂、技能形成、職業發展、建功平台、權益保障”服務産業工人5大體系,構建黨建統領“一體推進”、數據互通“一庫共享”、服務事項“一張清單”、典型案例“一鏈培育”4項工作機制,團結引領全市産業工人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實施方案》指出,到2035年底,重慶將實現産業工人與産業發展、城市發展有機融合和良性互動,全面形成“以城聚人、以人促産、以産興城”的循環發展生態。全市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重點産業匹配度提升至95%;累計新增高技能人才60萬人;累計培養造就大國工匠50名以上、巴渝大工匠500名,示範帶動培育各級工匠人才2.4萬名;累計支持勞模和先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工匠人才等開展創新項目攻關6000項。

“人—産—城”三向奔赴的新重慶,等你一同答卷!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