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讓預警跑在成災之前 預警信息可5至10分鐘內送達社會公眾-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4 15:45:01
來源:重慶市應急管理局

重慶:讓預警跑在成災之前 預警信息可5至10分鐘內送達社會公眾

字體:

  “目前,重慶預警短信發布速率可達每秒4500條,預警信息可在5至10分鐘內送達社會公眾,讓預警跑在成災之前。”14日,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場)上,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姜瑾介紹。

  “十四五”以來,面對山區庫區複雜氣候條件帶來的精準預警難題,重慶聚焦預警、叫應、轉移三個關鍵環節,推進了一系列改革創新,並取得了階段成效。

  “預警”關鍵詞——“遞進式”

  重慶市創新建立了“提前24小時預測——提前6小時研判——提前2小時臨災預警——雨中滾動跟進”的分段式遞進預警機制,通過由遠及近、逐步修正的方式,努力兼顧預警的提前量和精準度,為應對災害爭取寶貴時間。目前,重慶預警短信發布速率可達每秒4500條,預警信息可在5至10分鐘內送達社會公眾,讓預警跑在成災之前。

  “叫應”關鍵詞——“全方位”

  姜瑾介紹,重慶構建了“面—塊—線—點”四個維度相結合的立體化叫應網絡。通過“重慶綜合預警”App、電視廣播等渠道,覆蓋更廣的市民,做到廣泛叫應到“面”。通過“一行業一措施、一鄉鎮一方案、一崗位一指令”智能預警發布體系,將應對措施分門別類下達到區縣各鎮街和各行業部門,靶向叫應到“塊”和“線”。通過應急大喇叭、衛星預警叫應設施、入戶叫應裝置等現代手段,並配合鳴鑼敲門等傳統方式,將預警傳達到末梢,精準叫應到“點”。今年7月,在應對“7·8”強降雨過程中,不到2分鐘,就有60萬市民的手機收到了預警短信,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轉移”關鍵詞——“提前量”

  重慶按照“三個必轉”的要求,堅持“白天提前轉、夜間不冒險”強調應轉早轉;根據風險情況還要適當擴大轉移範圍,確保應轉盡轉;明確避難場所、組織應急演練、熟悉轉移路線,實現應轉快轉。“十四五”期間,重慶市新增了2.2萬個臨時避難場所,確保農村地區的全覆蓋;針對農村地區散居的情況,重慶大力推廣“十戶聯防”互助機制,確保避險轉移一個不少。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重慶市‘十四五’期間有40起成功避險轉移案例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表彰。”姜瑾介紹。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