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日重慶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場)上獲悉,重慶全市安全生産連續5年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安全生産既關乎強企,也關乎惠民。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董林介紹,“十四五”以來,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全市生産安全事故起數和亡人數分別下降32%和34.8%,死亡人數累計減少了2126人(截至2024年底),今年繼續保持大幅下降態勢,已連續58個月遏制住重特大事故發生,創重慶市歷史最長紀錄。
“數字背後,是成千上萬個家庭的安全感與獲得感的大幅提升。”董林説。
——致力於讓每位奮鬥者“工作更安全”。近年來重慶始終牽住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動態清零這個牛鼻子,揪出重大事故隱患5.6萬個,整改完成率達到98.5%;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行安全升級改造、淘汰落後産能及設備工藝6.92萬項,重大危險源、危險工藝自動化改造達90%以上,全市8個化工園區可視化安全監管實現100%;持續提升全員安全素養,新培養註冊安全工程師1.3萬人,提供特種作業考試服務64.85萬人次,推動全員安全生産責任制落實,讓每個從業人員做“安全的明白人”。
——致力於讓每位出行者“路途更安全”。重慶持續深化道路運輸專項整治,重點對網約車、出租車、長途客車、旅游包車的超員超速超載及疲勞駕駛等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集中專項整治、嚴格執法。“比如,針對近年來網約車事故逐年上升,我們&&了‘九條硬措施’,有效遏制網約車事故多發態勢,讓群眾‘安全出行’更有保障。”董林介紹。
——致力於讓每位百姓“居住環境更安全”。重慶緊盯群眾身邊的安全隱患,堅持苗頭髮現就掐、隱患冒頭就打,統籌開展電動自行車、燃氣、防範居民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專項行動。我們開展電動自行車生産、停放、充電等全鏈條整治,查處非法改裝、飛線充電等違法行為26.1萬起,新建設充電端口33.4萬個。針對窨井蓋這類安全“陷阱”,梳理出12個領域和4類問題開展排查,共發現隱患1.2萬餘項,已完成整改1.1萬餘項。
——致力於讓每位游客“旅行更安全”。針對“十一”、春節等重要節假日,重慶對公園景區、網紅打卡地等公共空間,完善事前預防和事中態勢監管機制,堵塞安全漏洞,讓每位游客乘興而來,平安而歸。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安全措施落實到企業每個操作崗位上,把安全防線築牢到群眾的家門口,讓大家更安心、更踏實。”董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