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帶一路”食品安全與營養國際研討會在渝舉行。(熊輝 攝)
10月12日,2025“一帶一路”食品安全與營養國際研討會暨2025國際産學研用合作會議(重慶)食品安全與營養分會場在重慶北碚舉行,200余名食品科學相關領域專家線上線下共同參會,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共同探討解決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推進食品安全與營養領域合作。
據了解,“中匈食品科學合作研究中心”於2017年在西南大學揭牌成立,為食品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搭建了長效穩定的合作平台。2024年,西南大學獲批建設中國-匈牙利食品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聚焦中匈食品科學領域,合作開展食品微生物資源、食用農産品資源、食品數智化加工、食品安全全程保障、食品産業經濟與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面的研究。
為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近年來北碚持續深化校地合作,升級打造“一圈一港一園”創新生態圈。依託該聯合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國際人才引育、文明互鑒傳播”四大平台,校地雙方積極推動中匈及沿線國家聯合攻關共性技術、促進飲食文化交流。
“依託聯合實驗室,我們共建微生物菌種庫,推動食品標準與産品互通。例如我們將蒸餾酒生産技術與重慶柑橘、脆李等特色果品結合,開發系列果酒産品,目前已完成中試,正加速推進成果轉化與産業化落地。”西南大學“中匈食品科學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木英説。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匈牙利食品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西南大學“中匈食品科學合作研究中心”、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重慶市北碚區科技局、四川省綿陽市科技局主辦。期間,來自6個國家的專家代表以及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西南大學“中匈食品科學合作研究中心”等單位的9位專家學者將作22場學術報告,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和方向,共同推動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事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