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數智化、高端化浪潮奔涌,激發人才引用新需求與人力資源服務範式變革。
9月25日, 2025人力資源服務業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開展政策研討、供需對接、行業競賽、經驗交流等活動,凸顯人力資源服務業與製造業打破傳統邊界的新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在“兩業融合”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服務業正從“被動保障”向“主動賦能”轉變,通過深度嵌入製造業的價值鏈,成為其柔性生産、組織變革和人才戰略的“智慧夥伴”。

2025人力資源服務業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開幕式現場。
價值共創促進“兩業融合”
從1到80萬,賽力斯只用了42個月。
賽力斯集團日前宣布,AITO問界系列汽車累計交付量已突破 80萬輛。“速度背後是跨界人才協同的勝利。”賽力斯集團人資總部副部長楊文鑌説,技術團隊45%的成員擁有軟體與硬體結合的複合知識背景。這種複合型的知識結構支撐了賽力斯在智能汽車賽道的破局與領跑——從研發端的技術融合,到生産端的效率革新,再到用戶端的體驗落地,每一環都離不開“軟硬兼修”的人才優勢。
在賽力斯重慶超級工廠,IOT物聯網平台實時處理20萬+設備數據點,AI視覺質檢系統每天完成3000萬次缺陷檢測——這些場景催生了傳統人力資源服務難以覆蓋的新崗位:智能設備運維工程師需同時掌握PLC編程與雲計算技術,工業大數據分析師則要兼具統計學功底與産線工藝知識。楊文鑌&&,他們比以往更加渴望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形成“價值共創”式的長期合作,精準招攬、服務複合型産業人才。
在重慶集中力量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像賽力斯這樣的“鏈主”企業渴望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形成“價值共創”式的長期合作,精準招攬、服務複合型産業人才,甚至要求供應商的技術人員也要具備數字化協同能力。
中國人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餘興安認為,隨着新興産業集群崛起,傳統産業升級,整體産業結構向數字化與高端化躍遷,新生代産業人才應當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與跨學科思維、數字技能與實操經驗的複合、適應技術迭代的學習能力以及工藝優化與技術攻關能力等特質。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繫。去年以來,國家先後&&《關於加強人力資源服務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重慶作為首批“兩業融合”試點申請城市,肩負着為全國探索“兩業融合”路徑的使命。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處處長王軍國説在全市集中力量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鏈主”企業渴望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形成“價信共創”式的長期合作,精準招攬、服務複合型産業人才,甚至要求供應商的技術人員也要具備數字化協同能力。
眼下,重慶已啟動一批“兩業融合”試點項目。比如,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聯合重慶市製造業人才服務中心,依託公共人才服務體系,建立重點企業高端人才需求收集機制,引導獵頭機構對收集到的人才需求開展評估。針對市場校準後的崗位需求,定向匹配當地人才招引政策,實現市場招引與政策招引相貫通。
江津區的西部食谷,正在打造全國首個針對食品加工行業的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形成集人力資源産業集聚、專業技能培訓、創新創業孵化等於一體的綜合平台,不僅將解決食品中小微企業“招人難、留人難、提升難”的痛點,更能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綜合化的現代生産性服務業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羅仲偉&&,“兩業融合”的探索,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從被動承接需求轉為主動創造價值,通過可知可感的服務升級開闢新機遇。

2025全鏈條製造業人才招引洽談會。
推出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
本次大會期間,一場全鏈條製造業人才招引洽談會聚集60余家企業及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帶來3200余個崗位。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多地的“兩業”代表走進重慶製造業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挖掘合作機會,促進協同發展。
近年來,重慶人力資源服務業接連推出助力製造業發展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打通産業與人才之間的堵點。
當地組建先進製造業HR聯盟,針對製造業生産項目化、季節性的特點推出“共享用工”模式,通過稀缺工種共同培養、人力資源靈活調配,促進人才長期穩定流動與企業人才結構優化。
2024年,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共開展數字經濟專場引才活動112場,引進各類人才8414人,開展數字技能培訓8.7萬人次,重點覆蓋人工智能訓練師、大數據分析師、區塊鏈工程師、雲計算架構師等新興職業。
生成式人工智能憑藉強大的推理能力,為人才引用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撐。重慶萬友人才公司副總經理王世德説,他們自主開發了基於智能製造人才勝任力模型的人才管理雲平台,運用算法畫像、AI面試、倣真實操、測評篩選等功能,幫助實現快捷的人崗匹配,更好滿足當前製造業全鏈條、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用工結構和技能要求變化,意味着新生代産業人才必須具備適應技術迭代的學習能力。“對此,我們建立了標準化的實訓基地,通過提供‘跟隨式’技能培訓服務提高人崗契合度,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重慶傑成人力資源集團總裁喬聰玲&&。
本次大會期間還舉行了西部HR能力大賽(製造業專場)決賽,12名優秀HR聚焦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係管理6大模塊展示系統解決方案。“很榮幸能與一道競技、學習。”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來自重慶賽區的廖仙麗説,未來將持續在人力資源領域深耕,以更高水準的服務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抓住人力資源‘全生命周期’服務,也就牽住了‘兩業融合’的牛鼻子。”眾合雲科信息技術集團創始人兼CEO余清泉認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從解決製造業企業用工需求的單點職能服務,升級為有意識的全局規劃、畫像分析、流程設計、服務運營,通過“專業僱主服務”來驅動業務發展。(邵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