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紅海人力:從人力輸送到成為生産力夥伴 助力人力資源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5 21:08:59
來源:重慶市人力社保局

訪談|紅海人力:從人力輸送到成為生産力夥伴 助力人力資源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

字體:

  攜手製造業,共創新未來。9月25日,2025人力資源服務業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來自全國人社系統、製造業企業代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代表、産業園區、行業協會及專家學者等齊聚山城,共商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發展大計。

  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是優化人力資源流動配置、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的關鍵力量,在助力製造業邁向中高端、解決“大國工匠”短缺、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重慶紅海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婁心靜分享了企業從人力到成為企業生産力夥伴,助力人力資源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經驗做法。

重慶紅海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婁心靜。

  近年來,國家力促“兩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您認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如何從為企業進行人力輸送轉變成其生産力夥伴,實現人力資源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

  婁心靜: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傳統模式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與製造業之間多為 “供應商與人力輸送”的合作關係。未來,二者應構建“夥伴與朋友”的新型合作關係。基於這一關係定位,人力資源服務業在發展中,除持續保障人才供給外,還需聚焦製造業的校企融合需求與人才訂單需求,進一步深化合作維度,為製造業人才培養與供給提供更精準的支持。

  對於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而言,需肩負“一手托兩端”的使命:一方面,主動為製造業挖掘並開發所需人才,精準匹配企業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深入研究製造業未來發展戰略,圍繞戰略目標提前布局學校與學生資源開發工作,為製造業長遠發展儲備適配人才。

  在智能製造和自動化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紅海人力如何幫助製造業企業在面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瓶頸時,通過數字手段驅動人力資源管理變革,從而提升製造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婁心靜:紅海人力自1999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為民生促就業”的理念,深耕人力資源領域。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自2020年起,紅海人力着力從傳統人力資源服務向數字化、AI智能化人力資源服務升級,具體實踐如下:

  其一,在AI技術應用與人才招聘領域,紅海人力持續迭代 AI 技術,先後開發“紅海直聘”等平台,開展跨區域人才適配與招聘服務,為製造業解決人才地域分佈不均、招聘效率低等問題,助力企業高效獲取所需人才。

  其二,紅海人力深度開發e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平台。該平台充分融合企業26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將組織管理、績效管理領域的專業優勢融入平台功能設計,為製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組織管理、績效管理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賦能,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其三,在企業培訓數字化建設上,紅海人力開發“紅海雲課堂” 平台,可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企業網校高端定制服務。針對製造業工藝流程安全培訓、試用期員工管理培訓等需求,搭建線上培訓體系,將企業日常培訓轉移至線上,有效降低製造業企業的培訓成本,同時提升培訓的便捷性與覆蓋面。

  其四,在風險管控與用工管理領域,紅海人力推出“紅海法寶網”。該平台借助AI大模型分析能力,對製造業企業的用工管理與風險狀況進行深度測評,精準識別企業在用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並提供科學、合理的優化建議,幫助企業規避用工風險,規範用工管理。

  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紅海人力也發揮着積極作用。今年,企業與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聯合開展首期“AI就創訓練營”。通過該項目,紅海人力將AI設備、AI工具及AI應用能力賦能高校學生,助力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深入認知AI技術,並掌握AI與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服務相結合的應用能力,為行業培養具備複合型技能的未來人才。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