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重慶開幕。新華網發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 (邵以南 彭博)9月23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重慶開幕。
今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本屆大會以“匠心鑄夢 向新而行”為主題,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通過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創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語、閉幕式等六大主要活動,並設置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區,集中展示大國工匠和廣大職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産力中的卓越貢獻與創新成果,激勵億萬職工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再創佳績。
開幕式現場,265名大國工匠、各級工匠人才以及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許振超作大會致辭,大國工匠代表王洪瀟作大會發言。大會宣傳片集中展示了工匠人才在各行業領域的尖端創新成果。這些成果代表了當前中國産業工人技能創新與實踐的最高水平,是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寫照。
主論壇以“大國工匠與智能製造”為主題,邀請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兩院院士、科研機構、知名企業、高等院校代表,地方工會負責人和大國工匠代表等共聚一堂,探討高技能人才在智能製造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
分論壇涵蓋“大國工匠培育與工匠學院建設”“巾幗工匠”“工匠力量2025”等專題,並圍繞“勞模工匠助企行”“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創造”等議題展開交流。
“創新成果路演”環節,多位大國工匠和優秀“五小”成果職工代表將通過現場路演和專家點評的方式,展示他們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百位工匠心語”活動設置工匠“面對面”、工匠“故事角”、創新工法集市等互動內容,展現工匠風采,分享成長心得。
交流區融入VR虛擬現實、AI交互、數字人等前沿科技,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科技互動體驗。展示區除了全國總工會成果展、地方和産業工會成果展之外,還特別設置全國職工“五小”成果(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專題展示交流區,充分展現基層職工的創新活力與智慧。
大會期間,還發布了首批200位大國工匠人才和“勞模工匠助企行2.0”行動計劃,旨在進一步拓展勞模工匠服務企業、助力産業升級的深度和廣度。大會將持續至9月26日,並通過線上平台進行長期展示。
作為本屆大會的舉辦地,重慶市正聚焦“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大力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當地日前正式啟動巴渝大工匠培育行動,力爭到2027年,推薦培養20名大國工匠、遴選培育100名巴渝大工匠,支持培養800名左右區縣(産業)級工匠(能手)、4000名左右企業級工匠人才;力爭到2035年,推薦培養100名大國工匠、遴選培育500名巴渝大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