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工人調試照明設備。

電力工人調試照明設備。

電力工人幫村民搬運水稻。
9月21日晚,重慶市石柱縣盧家壩的稻田亮如白晝,機器的轟鳴與人們的歡笑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豐收協奏曲。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帶來的移動照明燈宛如“小太陽”,將金色的稻浪映照得熠熠生輝,也照亮了農戶田小明臉上洋溢的笑容。電網員工與當地農戶齊心協力搶收稻穀,一幅動人的秋收幫扶畫卷正在這片田野間徐徐展開。
近年來,石柱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提升農業生産效率。作為當地重要的農業産業,水稻種植面積已達18萬畝,其中高山綠色水稻2.32萬畝,預計總産量超過一萬噸,産值約達1.5億元。隨着高山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戶們抓緊晴好天氣進行搶收。
“眼看天就要黑了,天氣預報説晚上有雨,這些稻穀如果不連夜搶收回來,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了。”望著天邊壓來的烏雲和眼前近百畝待收的稻田,農戶田小明焦急萬分。
當地供電所通過村委會得知田小明家的緊急情況後,立即出動搭載6千瓦自裝卸式移動照明裝置的工程車,火速趕往現場。據熊師傅介紹,這套移動照明設備功率大、照射範圍廣,還能自主裝卸,幾分鐘內就能完成布點,專門應對這類緊急情況。
在照明設備的支持下,收割機得以夜間持續作業,大幅延長了搶收時間。農機重新開足馬力,在田裏往來穿梭。電網員工們也全力以赴,有的幫忙搬運裝袋,有的下田共同收割,與農戶們並肩作戰。
“稻穀達到95%成熟度時就要及時收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稻米的香氣。”田小明告訴前來幫忙的電網員工,若遇上連續陰雨天氣,不僅影響稻米品質,還可能導致莊稼霉變發芽,造成嚴重減産。
金黃的稻穀源源不斷地涌入糧袋,汗水與笑容在每個人臉上交相輝映。“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忙碌間隙,田小明緊緊握住電網員工沾滿油泥和稻塵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夜色漸深,田間的燈光依然通明。這一束束光亮,不僅照亮了稻田,更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前行之路。搶收的不僅是金黃的稻穀,更是農戶們一年的期盼與豐收的喜悅。(王紫晗 劉國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