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避險!重慶十起典型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2 09:58:12
來源:重慶應急管理髮布微信公眾號

成功避險!重慶十起典型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字體:

  今年以來,重慶市強降雨天氣過程偏多,特別是汛期降雨強度大,誘發地質災害點多面廣。面對嚴峻汛情險情,重慶市抓實分段分級分類分層遞進預警響應,累計轉移安置群眾1.99萬人,同比上升137.24%。

  由於預警及時、巡查到位、果斷處置,日前,巫山縣、雲陽縣、萬州區、豐都縣、武隆區、墊江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0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被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表揚。

  案例1

  8月14日20時52分,巫山縣大溪鄉軍營村村支書、地災群測群防員曹讓國巡查時發現,垮岩子危岩下方村道內側出現滾石,於是立即上報。縣、鄉兩級政府緊急啟動應急預案,按照分級響應機制開展應急處置。駐守地質工程師現場研判後,判定崩塌風險較高,隨即會同鄉政府組織幹部逐戶上門叫應,22時,緊急撤離20戶42人。

  15日7時,該危岩發生崩塌,方量約3000立方米。9時,經地質調 查組實地踏勘和專家會商,擴大轉移5戶21人,並同步劃 定危險區,設置警戒線警示標誌,落實專人巡查值守,隱患消除前嚴禁撤離人員回流。並對該危岩開展應急專業監測,新增GNSS、傾斜儀、應力計等專業監測設備10&。由於“群專結合”監測網絡及時發現、“空天地” 一體化監測體系支撐研判、IRS&&輔助決策,實現精準預警和高效處置,無人員傷亡。

圖片

垮岩子危岩崩塌全貌

圖片

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巨石

圖片

設置警戒線

  案例2

  8月11日7時20分,雲陽縣氣象&發布暴雨 橙色預警。泥溪鎮立即通過值班電話、工作群將預警信息傳達至各村(社區),並組織鎮村幹部、網格員和地災監測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高切坡建房、頭頂塘等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巡查。

  9時50分,石缸村地災監測員吳相國在2組黃家咀巡查時,發現冉龍權屋後高邊坡出現局部垮塌跡象,於是立即上報。接報後,經鎮黨委、政府現場勘查和會商研判,認定該隱患點極易發生滑坡。鎮政府立即組織鎮、村幹部成立撤離專班,採用“一對一”方式上門勸導受威脅群眾轉移。10時20分,5戶13人安全轉移至安置點,同時對危險區域 進行全面管控,在關鍵點位設置警戒線、落實專人值守巡查,堅決防止已轉移人員在險情解除前擅自返回。11時30分,該邊坡區域先後發生3處滑坡,造成5間房屋倒塌。因預警及時、轉移迅速,無人員傷亡。

圖片

災前鎮村幹部排查風險隱患

圖片

滑坡現場全景

圖片

  滑坡損壞村民房屋

  案例3

  6月26日8時許,萬州區高梁鎮沙壩村地防員何朝富在巡查時,發現村民羅洪前屋後老鷹石危岩有變形跡象,於是立即上報。鎮黨委、政府迅速會同駐守地質工程師 趕赴現場調查,認定該危岩存在崩塌風險,立即對受威脅1戶2人進行緊急撤離,並設置警示標誌和警戒線。18時20分,該危岩發生崩塌,造成1間房屋垮塌。由於發現及時、 處置到位,無人員傷亡。

圖片

危岩崩塌現場

圖片

  危岩崩塌現場

  案例4

  6月24日0時45分,豐都縣暨龍鎮鳳來社區6組黃家大院網格員楊順碧聽見後山發出異常響聲,判斷陡崖 存在崩塌風險於是立即上報,同時衝出家門挨戶敲門叫應。5分鐘後,暨龍鎮集結黨員幹部、應急搶險隊伍50餘人抵達 現場,並利用應急廣播連續滾動叫應受威脅群眾。30分鐘後,陡崖下方居住的33戶61人被迅速轉移避險並妥善安置。1時10分,陡崖發生崩塌,崩塌體積約2500余立方米, 造成 農作物受災15畝。由於發現及時、處置到位,無人員傷亡。

圖片

危岩崩塌全貌

圖片

巨石滾落到屋後

圖片

緊急轉移避險撤離

圖片

集中安置轉移避險群眾

圖片

設置警戒標誌

  案例5

  6月21日11時30 分,武隆區長壩鎮勝利村涼 水洞滑坡點群測群防員楊朝倣在雨中巡查時,發現該滑坡體 有異動情況,變形體體積約4.08萬立方米,嚴重威脅監測點內5戶11人安全,於是立即上報。接報後,鎮政府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同步與區規劃自然資源局、駐守工程師電話會商30分鐘內將受威脅區內人員全部緊急轉移。14時10分左右,滑坡體變形加劇,上部基本滑塌,阻斷村道公路。因監測及時、處置得當、轉移果斷,無人員傷亡。

圖片

災前滑坡點航拍原圖

圖片

災後滑坡點現狀

圖片

臨時安置避險轉移群眾

  案例6

  6月19日15時,墊江縣曹回鎮片區駐守地質工程師趙新、羅慶國、廖凱在巡查排查回龍社區3組時,發現村民廖家才等4戶居民家屋後斜坡出現形變跡象,經詳細調查後,立即上報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和鎮人民政府。接報後,鎮政府立即組織人員在18時前緊急撤離人員4戶11人。24日強降雨前,鎮政府再次組織人員對該點進行雨前排查,未有人員回遷現象。25日14時30分,該斜坡出現大面積滑塌,滑坡體體積約800立方米,造成2間房屋垮塌,下方場鎮排污管道斷毀,直接經濟損失約30萬元。由於發現及時、處置到位,無人員傷亡。

圖片

滑坡體全貌

圖片

滑坡造成房屋損毀

  案例7

  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防減救災委於6月17日18時啟動防汛Ⅳ級和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18、19日縣氣象局發布未來2小時強降水警報信息2期。19日13時41分,大溪鎮二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王都發現該村1組主幹道路旁山坡垮塌;16時5分,大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黃福江發現老街至黃家坡道路被淹。18時25分,杉嶺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王維賓發現魏家溝公路被水淹沒。19時53分,大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吳學斌發現該村3號橋旁至五福路 段被淹。20時47分,長嶺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彭達超發現該地大拱橋道路被淹。20日2時32分,五福鎮大河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姚傳高發現該村姚家溝處酉水河河堤決堤,河水倒灌至大河壩。

  當地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 送員第一時間將險情報送五福、大溪兩鎮政府,兩鎮政府迅 速啟動應急預案,並點對點啟動熔斷措施,組織鎮、村兩級利用移動電話、廣播、敲鑼打鼓及上門叫應等方式發布轉移撤離信息,並組織河堤兩旁低窪地帶群眾有序撤離,3時37分,兩鎮共825人全部就近安全轉移。3時50分,大溪鎮杉 嶺村躍溪壩洪水漫過河堤,導致66棟房屋被淹、5處道路交通中斷、部分電力、通信、水利設施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5874余畝,直接經濟損失4000萬元。因發現險情及時,處置到位,通過十戶聯防互助機制轉移群眾,無人員傷亡。

圖片

洪水漫堤

圖片

夜間巡查

圖片

交通管制

圖片

轉移群眾

  案例8

  6月18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氣象局升級暴雨紅色預警, 縣防指升級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和地災Ⅱ級應急響應。21時40分升級棣棠河水情橙色預警。棣棠鄉政府於14時30分啟動防汛一級響應,通過“拉網式排查+網格 化叫應”,確保預警直達每戶每人,破解“最後一米”難題。21時,黃泥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肖俠飛發現棣棠河上漲較快,於是立即上報。21時30分,鄉黨委書記任兵帶領幹部職工趕赴棣棠河大橋處,組織轉移棣棠河沿線居民,並對211國道棣棠大橋處實施封閉。22時20分,該橋被洪水淹沒。23時許,完成棣棠河沿線受威脅居民292人轉移。19日2時10 分,河水位超保證水位,導致123戶534間房屋被淹(淹沒最高達7米)、淹沒農田面積達5000余畝。因精準預警、科學調度、果斷轉移避險,無人員傷亡。

圖片

系統&&自動預警

圖片

受災現場

  案例9

  6月18日13時—19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太原鎮雨量達202.4毫米,最大小時雨量62.5毫米(18日18 時),暴雨致使石流河、區陽河、普子河水位暴漲,引發山洪災害。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在1小時內完成“氣象預警—會商研判—應急響應”閉環決策,多次叫應太原鎮政府轉移受困群眾。

  18日14時,接到預警信息後,鎮黨委書記吳維、鎮長周春燕迅即安排部署,動員60名網格員+40名鎮幹部通過“敲鑼巡街+避險通知”,敲鑼喊話巡街40多次,讓2000多名重點人群及時知曉險情,通知提前避險轉移。17時,鎮應急辦人員羅緒華巡查時,發現雨量急劇增大、太原河水位迅速上漲,於是立即上報。太原鎮緊急啟動防汛一級響應,全鎮、社區幹部110名分10組深入場鎮、河沿岸,組織受威脅群眾緊急避險轉移。針對路面進水、轉移不便,調用鏟車15余&次,人背50人次、攙扶210余次,緊急轉移群眾至鎮村4處應急避難場所集中安置,各點安排駐村領導把守,嚴防人員回流。21時30分,累計安全轉移1520人,集中安置800人。22時,受威脅區域133間房屋被淹,1棟房屋被山洪沖毀。由於發現及時、處置到位,無人員傷亡。

圖片

受災現場

  案例10

  3月20日19 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三義 鄉政府宣傳統戰委員周福同志路過小壩村1組小龍橋公路橋 面時,發現該處出現較大裂縫, 同時聽到下方河溝裏有不間 斷的落石聲音,於是第一時間安排應急辦到現場對危險區域 設置警示標誌,並立即上報黨政主要領導。 20 時30分,鄉政府啟動應急預案,所有領導職工分兩路開展工作。經過近3個小時的處置,危險區域的5戶43人全部撤離並妥善安置。 21日9時20分,公路橋大面積崩塌,垮塌方量約7500立方 米,主滑方向55度,造成公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因提前撤離人員、落實24小時值守,無人員傷亡。

圖片

封閉塌陷區域公路橋

圖片

轉移安置危險區域人員

圖片

塌方後公路現狀

圖片

小龍橋邊坡垮塌全貌

以上10個成功避險案例

都體現了“預警及時”的特點

幹部群眾在巡查巡護中

及時發現災害風險

第一時間上報和處置

為成功避險贏得了時間

強降雨或連續降雨

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災害發生有何前兆?

如何避險自護?

這些知識要牢記

圖片

圖片

圖片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