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重慶曲藝如何更好發展?曲藝名家來渝支招-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2 11:29:47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新時代的重慶曲藝如何更好發展?曲藝名家來渝支招

字體:

  “昨晚的展演實在驚艷!能在這麼大的舞&為這麼多觀眾表演,放眼全國曲藝界都不多見。”“重慶曲藝值得點讚,不但出人出作品,而且培養起眾多觀眾,要總結經驗,更上一層樓!”9月21日,2025長江流域曲藝藝術創研交流活動作品創作研討會亮相重慶萬州,來自長江流域曲藝界的眾多專家學者濟濟一堂,交流碰撞。會上,專家們對前一晚在大河歌會舞&圓滿落幕的“長江曲韻同心匯”曲藝展演活動盛讚有加。在對相關演員和作品進行現場點評和指導的同時,也就新時代的重慶曲藝如何更好發展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9月21日,2025長江流域曲藝藝術創研交流活動作品創作研討會亮相重慶萬州。記者 趙欣 攝

  一江文脈貫古今,雄奇山水傳新韻。研討會開場,萬州區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陳志首先介紹了以萬州曲藝為代表的重慶曲藝的深厚積澱和傳承發展。他介紹,作為長江文明大通道重要節點,萬州曲藝名家輩出,風韻獨特。四川竹琴和金錢板兩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在萬州傳承發展,代表性傳承人何菊芳等名家曾帶着多部作品唱響全國舞&,並摘得“牡丹獎”。如今,21個區級傳承基地遍佈萬州,“三峽曲藝周周演”深受市民喜愛。

  陳志的介紹讓首次造訪萬州的中國曲協副主席、山西省曲協副主席暴玉喜頗有共鳴。“重慶曲藝全國有名,萬州更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曲藝重鎮,傳承着許多特色曲種。昨晚的演出來了數千名觀眾,他們對曲藝的熱愛和對曲藝人的尊重讓我們很感動。我相信,扎根在重慶、在萬州從事曲藝事業,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來自全國的曲藝名家交流碰撞。記者 趙欣 攝

  “重慶曲藝百花齊放,涌現了一大批名家,更可喜的是,重慶市曲協近年來在人才培養、作品創作方面抓得很緊,走在了全國前列。”暴玉喜説,他曾多次來重慶擔任重慶市曲藝大賽評委,欣喜地看到一批青年人才在成長,形成了未來重慶曲藝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力量。同時,他每次來重慶都會去紅岩村、渣滓洞看一看,感悟紅岩精神,他建議,重慶曲藝工作者可以立足紅岩精神、鄉村振興、移民故事等人文富礦深入挖掘,與時代同頻共振,讓具有重慶特色的精神財富寶藏浸潤更多當代觀眾,用優秀的曲藝作品講好重慶故事、中國故事。

  中國曲協副主席、安徽省曲協主席孟影談道,針對重慶、萬州乃至全國曲藝創作都存在“缺好本子”的痛點,可以從破解人才流失難題、打破作品同質化、銜接曲藝的市場需求三大核心方向進行探索。比如,要破解曲藝“人才荒”,就得構建起“引才+留才+育才”的生態,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曲藝行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她認為,重慶作為備受關注的全國文旅熱點城市,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條件,立足城市文化,定期舉辦采風活動,組織創作者深入重慶市井生活、長江文化場景等挖掘素材。同時要注意打破同質化,創新表達形式,打造曲藝的“重慶標識”,創作具有地域辨識度的四川竹琴、金錢板作品,讓題材接地氣、有記憶點。還可以探索將曲藝與洪崖洞等地標場景結合,開發邊走邊看的沉浸式曲藝劇本,打破傳統的單一舞&。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爽深耕中國傳統説唱音樂多年,她從音樂的地域特色方面分享了建議。“中國曲藝本就是一種地域性的藝術形式,曲藝音樂也十里不同風,&&不同俗,都是在方言基礎上形成行腔特點,所以重慶曲藝的發展首先要保留好方言特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錢板等曲種,在方言基礎上以字行腔,就會形成地域特色的音樂。”她&&,曲藝的本體是説唱,不是歌唱,説唱的行腔跟聲樂的演唱不同,要講究字頭、字腹、字尾,把腔行圓行美,還得特別注意不要和唱歌的方式混淆,這是守住本體的關鍵所在。堅守本體就要學習傳統,要去反復模仿、體會前輩的表演,才能學到精髓,才能再談創作。中國傳統音樂的角度講究“譜為框格,色在潤澤”及“口傳心授”,她建議重慶曲藝界的青年演員必須要大量“灌耳音”,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對比如四川竹琴等曲種的內在框格心裏有數,才能守住本體,開拓創新。

  研討會上,來自《曲藝》雜誌社、江西省曲協、浙江省曲協、中國鐵路文工團、天津市曲藝團,以及重慶市曲協等單位的市內外專家也分別做了分享。專家們還就快板書《民生渡》、相聲《我們倆》、四川評書《遲到的一封信》、四川竹琴《紅梅經霜》等作品的表演和文本進行了表演指導和點評討論。總結發言時,暴玉喜以“向下扎根、向上結果;向內生根,向外表達”等寄語新時代曲藝人,為中國曲藝高質量發展而共同努力。(記者 趙欣)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