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趙家街道:科技賦能單産提升 萬畝良田喜獲豐收-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6 15:40:53
來源:開州區委宣傳部

開州趙家街道:科技賦能單産提升 萬畝良田喜獲豐收

字體:

村民將收穫的玉米裝車。

  金秋九月,豐收的畫卷在重慶市開州區趙家街道徐徐展開。在趙家街道1萬畝高標準農田優質糧油示範片裏,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起伏,飽滿的豆莢沉甸甸地壓彎了豆桿,黃澄澄的玉米棒在陽光下閃耀着誘人的光澤,濃郁的豐收氣息瀰漫在廣袤田野間。

  “轟隆隆、轟隆隆……”在開州區開竹糧油種植股份合作社的綠色水稻種植基地,收割機的轟鳴聲打破了田野的寧靜。陳天亞、陳剛父子倆熟練地駕駛着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一塊稻田就被收割得乾乾淨淨。成為農機手還不滿兩年的陳剛,剛參加完開州區水稻機收減損技能競賽並榮獲第一名,此刻仍意猶未盡,與經驗豐富的父親同田競技,一較高下。

  全國種糧大戶陳流江正拉着一車金黃色的稻穀,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他高興地説:“今年合作社通過集成推廣高産優質品種、智能化育秧、全程機械化優質豐産栽培、優質稻穩香保優栽培等一系列先進技術,1500畝水稻平均單産達到了600公斤以上。”據了解,經開州區農業農村委專家田間實收測産,合作社水稻核心示範片單産更是高達766.27公斤/畝。

大豆測産現場。

  大豆種植也傳來喜訊。“275.0公斤!”重慶市農學會大豆大面積單産提升示範測産結果顯示,開竹糧油合作社在開竹村的100畝大豆示範片單産創下新高。該合作社重點推廣了華聖28等優質高産品種,同時採用增密栽培、科學施肥、化控防倒、根瘤菌拌種等增産技術。起初對這些新技術持懷疑態度的陳流江,看到實實在在的産量後,不禁欣喜地説:“沒想到每畝栽2萬株的密度也能取得這麼好的效果!”此外,在陽坪村,開州區疆群家庭農場的100畝示範片單産也達到了232.17公斤/畝。

  近年來,趙家街道通過支持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創新組織方式、集成高産模式、落實增産措施、強化引領帶動,推動全街道8萬餘畝糧油大面積單産水平持續提升,規模種植面積達4500余畝。(陳伯林 陳林)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