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的應急辦都在忙些啥?-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5 16:53:14
來源:“重慶應急管理髮布”微信公眾號

鄉鎮的應急辦都在忙些啥?

字體:

  手機鬧鈴響的時候,熟睡中的李福海被嚇了一跳,從沙發上一躍而起:“沒分清是鬧鈴聲還是來電鈴聲,以為哪發生了險情!”

  這場景被同在辦公室裏值班的同事們瞧在眼裏,逗得大家笑作一團。鎮政府的辦公樓因為被鑒定為危房,從今年以來,全鎮幹部職工搬到了鎮上幼兒園的幾間大教室辦公。由於沒有宿舍,他們值班備勤時只能睡在沙發和長椅上。

  星期二早上7點,城口縣修齊鎮應急辦的一天的工作,就這樣在笑聲中開啟。

圖片

  加緊練,盡快“人裝融合”

  修齊鎮深藏於大巴山腹地。從重慶主城出發,驅車要六個小時才能抵達。這裡層巒疊嶂,滿目蒼翠。清晨時分,浮雲如紗,繚繞山間,更添一分靈秀。

  洗漱後,應急辦工作人員來到操場,在應急辦主任鄧國順的帶領下開始晨訓。這是他們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活動。

  修齊鎮應急辦一共有11人,其中有6人為退伍軍人。軍隊的歷練,成就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強大的身體素質,也養成了他們對工作高標準和嚴要求的習慣。

  晨訓由四十分鐘的體能訓練和二十分鐘的裝備訓練組成。今年,重慶市着眼於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為全市各鄉鎮統一配發便攜式抽水泵、多功能破拆工具等各類應急裝備,這些先進裝備讓隊員們非常着迷。體能訓練剛剛結束,大家顧不上緩口氣,立即圍攏在新裝備周圍。

  “啟動鍵一按,聽到聲音了,後面有防爆的聲音,風門再打開,帶點油門再啟動。”在重慶市專業應急救援城口支隊指揮員李小舟耐心地講解着背負式便攜消防水泵的使用方法。

  鄧國順和同事們聚精會神,認真學習這些新裝備的操作規範和維護要點,“這些新物件來了,我們得抓緊練,做到熟練地掌握裝備性能和使用技巧,盡快實現‘人裝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轄區安全。”鄧國順&&。

  修齊鎮位於任河下游,面積166.2平方千米,境內多中低山,洪澇災害、地質災害、風雹和冰凍災害等多發易發,給應急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真是一刻也不能放鬆!”鄧國順説。

  8時整,鎮政府食堂開飯!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們整齊排隊打飯後,坐在同一張圓桌上吃飯。

  “早飯一定要吃飽!”修齊鎮鎮長詹同浩關切地叮囑道。

  “每天詹鎮長都跟我們一起吃早飯,見縫插針地把鎮裏的工作部署再跟我們強調強調!”鄧國順説。

  “眼下汛期還沒結束,前兩天兩場短時強降雨,緊接着又是高溫乾旱,要特別注意山洪災害點和地質災害點,要下去盯緊盯實。二是隨着高溫天氣的持續,要特別注意森林防火和煙花爆竹這一塊。三是道路交通、建設施工的點位比較多,大家也不能放鬆,要逐個排查檢查。

  仔細查,不放過任何細節

  “你看,我們鎮長對我們的工作內容都如數家珍。”鄧國順説,基層的應急管理工作複雜多樣,防汛、防地災、森林防火,交通、消防和重點企業項目的安全生産,都有涉及,“這要求我們基層應急辦必須是保障基層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多面手’。”

  雖然群山環抱的修齊鎮氣溫要比其他地方低上幾度,但由於這段時間持續高溫,煙花爆竹的儲存安全讓鄧國順們始終放心不下。

  “2019年的時候,我們縣另一個鎮的煙花爆竹倉庫,因為雜物間違規堆放了煙花爆竹殘次品,引發火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鄧國順介紹,這起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給全縣煙花爆竹安全監管敲響了警鐘。

  目前,修齊鎮共有15家煙花爆竹零售點和1家煙花爆竹銷售公司。

  上午九時許,應急辦來到位於東河村三組的龍鑫煙花爆竹銷售有限公司,兩間煙花爆竹庫房佇立在火熱的陽光之下。

  “你好,打擾啦!我們是修齊鎮人民政府應急辦,這段時間持續高溫,我們過來檢查下煙花爆竹的存儲安全。”鄧國順説明來意後,徑直奔着該企業煙花爆竹倉庫走去。

  “現在鞭炮的&&量是2913件,滿庫的話是一萬件。”庫房管理員告訴檢查人員。

  進入庫房,氣溫驟降,鄧國順忍不住感慨,“這裡比外面涼快不少啊!”

  “庫房裏專門安裝了隔熱系統,像這個溫度濕度表,是我們交接班時必須要查看的,確保庫房溫度不超過30攝氏度。”該庫房管理員指着庫房墻上一隻圓形的儀表盤説道。

  煙花爆竹易燃易爆,消防安全馬虎不得!

  “平時我們檢查滅火器的時候,首先要看壓力錶的指針是否在綠域內,如果指在紅域裏,就説明滅火器超壓了;指在黃域裏,表明滅火器處於低壓狀態。”應急辦工作人員劉剛一手提着滅火器,另一隻手比劃着:“超壓和低壓狀態都不對頭,必須進行重新充裝。另外,還要檢查滅火器的生産日期和保質期,過保的滅火器必須重新進行壓力測試。”

  龍鑫煙花爆竹銷售有限公司的每一個儲存倉庫都單獨配備了消防泵房,應急辦工作人員仔細檢查了水泵是否能正常出水,又對消防池和避雷針等設施進行逐一檢查。

  天氣炎熱,應急辦的幾位工作人員忙得滿頭大汗,“每天都得像我們這樣,巡查檢查一遍重點部位,千萬不能麻痹大意喲!”鄧國順再次囑咐。

圖片

  巡山林,守護好綠水青山

  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與企業、群眾打交道比較多,難免會遇到不被群眾理解的情況。

  “這種真的挺難受的,初衷是為大家好,卻不被理解。”劉剛説:“就拿森林防火宣傳來説吧,村裏的老人家犟得很,偏要燒荒,怎麼勸都不聽。”

  説着話,應急辦一行人來到了嵐山村。嵐山村的村道大約7公里長,岔路多,沿線的8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都種地。

  “夏末秋初,持續高溫疊加農事用火集中,森林火險大大增加,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胡亂燒荒。實在要燒荒,一定要提前跟村裏報告,做好防護措施才得行,等引發了森林火災,到時候後悔就晚了。”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們分工協作,從不同岔路走村入戶,挨家挨戶開展農事用火安全宣傳。

  “有一回我們在山裏執行一起比較艱巨的任務,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平安出來。村子裏的幾個老嬢嬢看到我們臉上身上都是傷,抱着我們就哭了。”劉剛説:“頭一天她們曾勸我們不要進去,見我們遲遲沒回來,擔心了整整一晚上。”

  基層工作就是這樣,有時候讓人很委屈,有時候又讓人很感動,“應急管理工作更是如此,是一種相互守護。”劉剛感慨。

  “現在是森林防火關鍵期,任何火種都不能進山,打火機這些我們要暫時收過來,等你們下山時再還給你們。”在森林防火檢查站(交通勸導站),應急辦工作人員熊林丹和檢查站的工作人員一道,對過往車輛進行安全提醒。

  “我們要求所有進山的車輛,無論小汽車、三輪車還是摩托車,都必須登記。同時,收繳火種和做好宣傳。”鄧國順説。

  陸陸續續,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在檢查站匯合,大家帶上裝備開始巡山。

  一行人中,有人攜帶滅火工具包、液壓工具箱,有人攜帶水槍、水袋、無齒鋸、液壓發動機、滅火鏟等,“最牛的是給我們配了一台裝備運輸車,裝備了一台便攜式水泵,萬一發生山火,我們隨時可以背負進山滅火,讓我們的底氣更足了。”熊林丹感慨。

  山路陡峭,有些山坡甚至無路可走,需要用砍刀清理掉雜草樹枝臨時開闢道路。仰賴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修齊鎮的中藥材、青脆李、苦蕎酒、蘇麻油等産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光是這片山林裏,就有近2000畝的淫羊藿藥材。

  “你們看這個就是淫羊藿,”熊林丹在山林間健步如飛,“除了中藥材,我們這裡各類動植物種類也很多,有時還能見到野豬。”

  這片山林中松樹、杉樹等易燃林木佔比大,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勢難以控制。電線桿等電力設施是應急辦工作人員們檢查的重點,“怕萬一有裸露的電線接觸到枯枝草葉,會引發火災。”鄧國順介紹。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過12點。應急辦工作人員們從背囊中拿出麵包和水,伴着林中鳥語,大家席地而坐開始了“森林午餐”。

  生態好、氣候好、風景也好——這讓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們在巡山時有了“自洽”的理由,或許能抵消一些巡山的辛苦。

圖片

  糾違章,挨家挨戶做宣傳

  在山間開闊處眺望,修齊鎮的鄉村道路蜿蜒交織“串珠成鏈”,最遠處,大朵大朵的白雲如棉花一樣挂在錯落起伏的山巒之間。

  “高鐵很快就要通到城口了,到時候來這邊旅游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劉剛感慨。從大山裏成長起來的人,對“路”都有執念。

  修齊鎮應急辦這群工作人員,對“路”更有執念——交通安全,是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中,防範事故發生的重中之重。

  新華村是修齊鎮人口最密集的村,穿過新華村的修治路剛剛完成改擴建,部分路段存在落石風險,加之人流車流聚集,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從山上下來,應急辦一行人馬不停蹄地來到修治路上的執法點開展交通安全勸導和檢查。

  “你戴的這個是安全帽,要帶頭盔。尤其要載着小孩子,小孩子也必須戴頭盔。”剛到執法點,鄧國順就瞧見了一個摩托車載小孩兒均未佩戴頭盔的情況。

  “很多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就是因為沒戴頭盔。”鄧國順耐心地説。

  “有些群眾總抱有僥倖心理,怎麼方便怎麼來,根本不考慮安全。”應急辦工作人員朱鵬語氣中滿是擔憂,“之前有位婆婆就每天騎電動車接送孫子,長期不佩戴頭盔。我第一次駐點執法發現後耐心勸導,當時婆婆口頭承諾會改正,可轉頭就把我們的安全提示拋諸腦後了,她還是不佩戴頭盔。”

  修齊鎮裏的留守老人居多,為了讓大家都養成騎車佩戴安全頭盔的好習慣,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們沒少上門進行宣傳勸導,“我們都是逐字逐句的講解,當然還會配合着送些小扇子、小布袋等安全宣傳的文創産品。”朱鵬笑着説,“後來大爺大娘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慢慢地就也都知道要佩戴頭盔。”

  也有不少群眾分不清安全帽和頭盔,“這就必須在檢查中給他們講清楚!”朱鵬説,近年來,應急辦聯合交管部門依法糾治違章行為並嚴格實施處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雖然過程費了些周折,但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群眾多一份安全保障,所有付出就都值得。”

  傍晚,應急辦的工作人員匆匆趕回辦公室,把今天的檢查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和匯總,形成隱患清單。鄧國順及時向鎮長詹同浩逐項匯報:哪些隱患已立行立改,哪些風險需長期盯守哪些問題需協調上級單位實施整改。

  “今晚哪些同志值班,記得再去滑坡整治工程和河道兩側檢查一下,還有護漁執法。”鄧國順又給幾名同事説。

  夜色中,幾名值班人員拿起手電筒去往河道。他們的身影很快沒入前方的夜色中,漸漸化為幾個光點。光點雖微弱,卻讓修齊鎮的萬家燈火更亮。

  修齊鎮應急辦只是全市所有基層應急辦的一個縮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事無巨細的堅守。從山林到河流,從工地到街巷,凡是關乎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是他們的戰場。工作繁雜,卻容不得半點馬虎;任務艱巨,卻始終全力以赴。他們用專業與擔當,織就了一張守護平安的防護網;以執着與堅韌,詮釋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內涵。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