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記者從渝中區獲悉,渝中區將全域拓展數智城市空間,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優化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提質發展,用數字創新為城市發展賦能。
“數智建設何以能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這在於它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高效率、更優結構和更強韌性。”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説,當前,渝中區圍繞數字重慶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包括在全市率先完成私有雲遷移攻堅;加緊部署視聯網點位,築牢“一網兩線”安全網絡底座;探索打造“渝中區數字機關運行平台”,上線首批AI“數字員工”特色智能體等,持續完善了“區級—街道—社區—網格—微網格”五級縱向貫通治理體系。
“渝中區全域面積僅23.24平方公里,是重慶的老城區、建成區,隨着城市發展從大規模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着用地空間有限、基礎設施陳舊、發展活力不足等難題。”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説。
在新一輪城市建設中,渝中區提出了“三個空間”的概念,將統籌抓好本地“第一空間”、開放“第二空間”、數智“第三空間”,重塑區域競爭格局。
圍繞數智“第三空間”,渝中區將大力發展産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算力互聯網,引導龍頭企業、中小企業“智改數轉”“聯網上雲”,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由“線上”向“雲端”全面拓展;同時,積極推動數智産業化培育,搶抓布局內容生成、數據要素、算法創新等行業新賽道,從數智技術創新、激活數據資源價值,完善數智基礎設施等方面持續加力,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發展能級水平。
此外,渝中區還將實施“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行動,以城市數字孿生、虛擬空間公共服務等打造線上線下、相生相合、便捷高效的數字城市綜合體,賦能“科産城人文金”融合發展。
力爭到2027年,渝中區全域形成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智慧高效治理體系,帶動地區生産總值邁上2100億元&階。(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左黎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