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年,重慶市的高校畢業生超37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而且今年還有留渝來渝40萬的目標,那麼能不能請您分享一下我們重慶在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中有什麼好的政策措施和經驗做法?
李林峰:青年興則城市興。去年,我們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通過強化政策扶持、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培育體系、優化服務供給等一系列措施,累計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34.5萬人。其中,我們按周接續舉辦留渝來渝對接服務活動,既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拓寬了崗位供給渠道,也濃厚了留渝來渝氛圍。相關市級部門的鼎力支持也為畢業生的留渝來渝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住房城鄉建委、團委等部門推出的免押金入住、租金折扣、青年人才驛站等措施,為留渝來渝青年住宿提供了保障;民政、總工會、團委等部門舉辦的“青春之約”“渝見·會聚良緣”等活動,為留渝來渝青年提供了婚戀交友&&。我們也積極利用重慶作為網紅城市的特點,在勞動節、國慶節等旅游旺季上演了“兩江四岸”燈光秀,向全國青年既展示了重慶魅力,又發出了誠摯邀請。
今年,我們認真總結去年工作經驗,創新升級一系列做法措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更加周到的服務,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具體可概括為“1234”,即開展一次評價、&&兩項政策、公布三張清單、實施四項計劃。
一是開展“一次評價”。建立工作評價機制,在年底時,對高校、部門和區縣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情況開展一次綜合評價,評價結果應用於區縣就業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以及高校辦學資源配置、教育質量評估、招生計劃安排的重要依據。二是&&“兩項政策”。首先是12個縣製造業企業就業補貼政策,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我市12個縣製造業就業可享受1000—3000不等的就業補貼,最長可補貼3年;其次是高校畢業生招錄聘考試專項政策,允許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報考我市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發布的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崗位,不再受就業合同(協議)簽訂、工作經歷、社保繳納等情況的影響。三是公布“三張清單”。分別是人才供給清單、崗位需求清單、技能需求清單,其中人才供給清單,幫助企業和區縣了解各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便於有針對性的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崗位需求清單,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技能需求清單,幫助培訓機構根據企業和青年的發展需求,針對性組織培訓。四是實施“四項計劃”。分別是萬名大學生基層就業支持計劃、萬名青年技能培訓專項計劃、十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十萬大學生職業體驗行動計劃。
今年以來,市領導高度重視,定期調度青年就業情況,專程出席市外重點高校招聘對接活動,市級部門、區縣、高校三方合力,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成效好於去年。截至7月底,全市促進青年留渝來渝27.3萬人,同比增加8.3%;其中,市外來渝5.1萬人,同比增加96.2%。這裡,也借此機會,感謝新華網對重慶青年就業工作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