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24年9月,國家&&了《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裏面提到了許多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政策舉措。請問我們重慶在貫徹落實國家文件的做法或者思路?
李林峰:今年5月19日,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了《重慶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階段性目標,按照就業機會充分、就業環境公平、就業結構合理、人崗匹配高效、勞動關係和諧、就業公共服務保障健全等6個維度,提出了城鎮新增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新增農民工就近就業等19項具體指標。
為完成各項指標,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我們圍繞高質量崗位開發、結構性就業矛盾破解等用人單位和廣大勞動者最關心的問題,細化提出了6個方面19條工作舉措,以真金白銀、暖心舉措傳遞強企惠民的民生溫度。
第一個方面,強化經濟社會發展對就業的帶動作用。我們聚焦産業和就業協調聯動,構建就業友好型社會,提出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實施高端産業引領就業提質擴容行動、實施經營主體穩崗擴崗工程、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4條措施。比如,對就業示範效應好的經營主體,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用地、用工保障及政策支持。開展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在制定重大政策、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布局重大生産力時要開展崗位創造、失業風險評估,優先推動落實對就業工作有促進作用的政策、項目。
第二個方面,優化需求導向的人力資源供給。我們聚焦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提出強化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精準匹配、深入實施“巴渝工匠”行動計劃2條措施。其中,在強化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精準匹配方面,主要通過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來培養産業所需人才,比如支持發展人工智能、先進製造業等前沿學科或急需專業,減少和取消一些就業質量不高或者就業非常困難的專業。在提升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方面,提出健全城鄉一體全生命周期就業培訓機制,根據市場的需求,建設培訓平台、調整培訓目錄,提高就業技能,每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
第三個方面,穩住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盤。根據不同就業群體特點,分類採取就業措施,完善多元化就業支持體系。比如,針對高校畢業生總量屢創新高,我們持續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打造“青來渝州”就業創業綜合體等平台,優化青年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營造良好就業環境。針對退役軍人、農民工、困難人員等群體,因人施策,分類開展職業指導、崗位推介、技能培訓等服務,努力讓有就業意願的勞動者都能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
第四個方面,構建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良好局面。通過完善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3條措施,充分激發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比如,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個人額度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企業額度由400萬元提高到600萬元,獲得創業擔保貸款的企業或個人還可以享受50%的財政貼息以及0.5%/年的擔保費補貼。政策疊加後,獲得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的個人或企業只需要支付1.7%左右的貸款利息,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第五個方面,提升超大城市就業公共服務能力。我們將加快“渝悅·就業”應用場景建設、完善就業公共服務機制。比如,推進就業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讓群眾只跑一次、甚至不跑路就能辦完事辦好事;我們將就業公共服務下基層,打造“家門口服務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能獲取專業化的就業服務。
第六個方面,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為保障好勞動者就業權益,我們將採取提高勞動者收入、保障平等就業權利、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加大社會保障力度4條措施。比如,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方面,我們將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整治,進一步規範企業的用工行為,營造公平就業環境;我們將實施欠薪治理綜合改革,加強工程建設等領域欠薪治理和欠薪信用監管,守護勞動者的“錢袋子”。
我們希望通過以上六個方面政策舉措,促進就業機會更加充分、就業環境更加公平、就業結構更加合理、人崗匹配更加高效、勞動關係更加和諧,就業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更加健全,加快形成高質量充分就業格局,讓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