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6日電(韓夢霖)9月6日,在2025世界智能産業博覽會上,重慶市經信委發布了第三批重慶市首&(套)重大技術裝備産品名單。此次共有64個新産品入選,涵蓋智能製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動力電氣裝備、交通運輸裝備、智能檢測裝備、醫療裝備六大領域,集中體現了重慶在高端裝備研發和産業升級方面的最新突破。
發布會期間,舉行了新産品授牌、研發人員表彰及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重慶多家企業與科研院所、重點用戶單位現場簽訂合作協議。這些項目的落地,將有效推動首&(套)重大技術裝備加快應用,從“首&(套)”向“多&(套)”躍升,進一步拓展市場應用空間。
以重慶海潤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通風控制器為例,該智能通風控制器能夠快速適配新風機組、凈化機組、除濕機組、組合式空調機組等傳統設備,通過加載溫濕度、潔凈度、風量、能耗等多維度數據模型和AI算法,讓傳統設備一躍成為“智慧節能終端”,實現智能調風、空氣動態凈化與能效優化,綜合節能達10%至30%。目前,該設備已成功應用於全國2200多個項目,為眾多老舊通風系統注入全新智能活力。在重慶某醫院ICU中節能達到21.3%,在成都某電子廠房改造項目中,系統綜合能耗降低26.5%,溫濕度控制精度提升60%。
此次發布的典型代表産品還包括:中國煤科重慶院的煤礦井下瓦斯抽採鑽孔機器人,是國內首&集定位導航、自主移機錨固、工況感知及自動鑽進於一體的智能化鑽探裝備;七騰機器人的防爆四足機器人,能夠在複雜和危險環境中自主完成巡檢任務;中科搖櫓船的3D線激光輪廓相機,可實現0.2微米的檢測精度,實時輸出高精度的深度數據或3D點雲數據;中車長客的雙流制市域列車運用國內首創的雙流自動切換技術,實現市郊與城區互聯互通。
智博會期間,首&(套)重大技術裝備成果展也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3館同期舉辦。展覽面積約1000平方米,匯聚51家企業、81款産品,設置智能製造裝備、環保裝備等六大展區。
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重慶累計有近700項裝備産品納入首&(套)推廣目錄,實現銷售1500余&(套),金額超80億元。自2023年起,重慶已認定97家企業160款産品,不斷推動技術突破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據介紹,舉辦此次發布會和成果展,既是集中展示重慶裝備製造業創新成果,也搭建起促進産業鏈上下游深度對接的重要平台。通過政策支持、市場拓展、項目簽約等多重舉措,重慶正加快推動首&(套)裝備産業化、規模化發展,全面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為建設“製造強市”和培育新質生産力注入強勁動能。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我們將推動首&(套)裝備在‘創新—應用—再創新’中不斷升級,讓更多‘首&突破’成長為‘成套優勢’。同時,依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強川渝協同,合力打造世界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持續開拓市場化發展的新藍海。”

